中国书画收藏进阶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第

《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封面

《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封底

《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

◎谢先莹著

第三章中国书画收藏

第三节中国书画收藏进阶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富裕,我们的审美观念、生活追求、价值趋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书画收藏、鉴赏等高级追求将逐步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一幅好的字画能带来一种很高的精神享受,不管出于艺术欣赏的目的,还是出于投资理财的理念,收藏名人字画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既能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又可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股票、房地产和艺术品收藏,是当今社会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三大行业,三者之中又以艺术品投资最俏,尤其是收藏名人字画。投资回报率高者可达到成百上千倍,如20世纪50年代齐白石的画20多元一幅。当时,谁具慧眼哪怕借债贷款买下几十幅,如今准发大财。有一位老画家和我讲,有位日本华侨当时就占过大便宜,他到京城遍邀名家,开琼宴于全聚德,一顿酒席就换走了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三位画家的画各两幅;李苦禅、黄胄的画各三四幅。一顿饭的价值,可想而知。20世纪90年代,我国书画市场趋于成熟,名人字画价格猛然飙升,一般收藏人士难以问津。但是,和年书画市场火爆的行情相比,显然失去了收藏名画的绝佳期。从目前情况看,中国书画的升值潜力,大得让人无法估计。当然,收藏字画,同样存在高风险。我们要想在字画收藏界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具备新颖的收藏理念、高超的鉴定本领和灵活的经营手段。

《傣家风情》,史国良作品

一、收藏理念

只有能将收来的珍珠串成精美的项链,那才是高手。一个成功的收藏家,藏品的多少,价值的高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备独特的收藏思想和明确的收藏目标,是否独具慧眼,能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要学会多侧面地估量作品的价值,必须有独到的求异思维及眼光。

1.要选准对象

收藏要具有超前意识和历史眼光,善于发现有升值潜力的书画家作品,善于选择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书画作品,将有限的资金投向特定的对象。收藏要重名气但不惟名气。重名气,是一般要选择具有一定名望地位的书画家的作品;不惟名气,是要选择真正有功力的作品。有些人一时名声鹊起,如果缺乏功力支撑,只能昙花一现,其作品的市场价值会骤然降低,甚至会卖不出去。一些书画家虽然只是小有名气,只要作品有历史价值,功力深厚,尽管一时价格增幅不大,但其潜在增值空间大,仍不失为收藏亮点。正是因为书画投资风险大,所以必须选择投资对象。

《搓线图》,史国良作品

2.要独具特色

特色就是价值,特色能让藏品保值增值。别人有的你也有,并不稀罕。别人没有的你独有,自然物以稀为贵。“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两筐”。要收就收精品力作,宁缺勿滥,应酬之作一概不收,免得占用资金。也就是说,既不能“小而全”,又不能“大而全”。小而全,即凡是画家的作品,不论升值潜力多大,全部收藏,其结果收集了一堆“垃圾”;大而全,即凡名家的作品,不论好坏都收,要收就收的“一眼货”、“大开门”的精品。哪些是精品力作呢?全国美展中获奖、入展、入选的作品;联展、个展中的扛鼎之作;成名作和创作鼎盛期的作品;美术报刊上得到学术界、评论家普遍认可的作品。何谓特色作品?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强烈时代特色的作品;反映历史转折时期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新技法、新概念创立者、开宗立派者的代表作等。当你的收藏形成一定规模后可搞展览,出集子,那时就自然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具体收藏过程中,还要讲究策略、讲究缘分。遇到好画,价位高得让你倾家荡产,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一物有一主,可遇不可求。有时碰到价廉物美的好字画,尽管不在自己的收藏目标内,不妨收下来,日后再与他们调剂,灵活变动一下有何不可?专业收藏也颇具特色。如,或专业收工笔花鸟、泼墨山水、写意人物,或专收扇面、对联……凡收必有所专。从同类题材中体味多家作品的不同风格,在比较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这种收藏可能费点神,由于品类齐全,百花齐放,易收易放,可在循环、交换中实现收益。还有一种“品牌”特色,多数画家均有各自的强项和弱项,如齐白石的草虫,李可染的山水,潘天寿的花鸟,蒋兆和的人物,徐悲鸿的马,吴作人的熊猫,黄胄的驴等。这些名家都有自己叫得响的“品牌”。他们的精品力作,在美术史上均有其独特的位置和影响。此类作品,虽然多数为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但仍有民间精品可觅。重要的是收藏者应当悟出个中道理,由此举一反三。

利市三倍

张大千(-)

镜框纸本设色

纵44.5厘米横60厘米

私人藏

钤印:大千、丁未、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题识:大千居士爱。

著录:董桥《白描》第12页,牛津大学出版社,年。

该图是张大千年创作的作品之一。作品中体现了他晚年开创的泼墨、泼彩、泼写兼施的新画风,给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影响广泛而深远。

3.要头脑冷静

收藏界的风气时常变幻莫测。一味跟风走,往往要吃亏。一般而言,古代的卖不过现代的,过世的卖不过健在的人,人为炒作水分太大。有画家本人进场举牌,有托亲朋好友做托儿,画价抬到上百万,税务官上门收税,画家却说压根就没有拿到那么多钱。一般而言,画家过世后画价肯定上涨,现在有些不正常,画家一去世反跌不涨。由此可以看出,收当代健在书画家的作品,头脑更应冷静,不可盲目跟风,不妨多看少买,以不变应万变。

《礼佛图》,史国良作品

4.要善找冷门

书画收藏有时很怪,有些过去一直不被看好的东西,如今却能卖出好价钱。赵高、蔡京、秦桧、严嵩、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陈伯达、康生等这些历史上被人唾骂的反面人物,其书法却价值不菲。按常理,画品跟着人品走。但市场不认这个理儿。当今书画收藏总趋势是“惟名是图”。只要是名人的字画就有收藏价值,不管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文革”罪人的字卖过建国功臣的字,已不足为怪。“名”就是“利”,这就是时下的市场规律。所以,有志于这方面的收藏者,不妨建一本“名人谱”或“准名人谱”,无论哪行哪业,只要出名,只要他的字画不太差劲,就不愁无利可图。举这类例子,并不是怂恿大家去收反面人物的字画,笔者的本意是提醒藏友,不要一味地赶热潮,要善于寻找别人不易发觉的冷门作品。比如大学问家、大学者若是善书者,其作品后市强劲则是不容置疑的。这类作品价位不高,收藏比较容易。现在是“眼球经济”时代,一旦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某类作品时,自然价格会瞬间猛涨。明者远见于未萌,何不趁别人尚未注意时,多吸纳一些具有升值潜力的作品?文化名人的字画虽然不如专业书画家那么专业,但其在文化史上的含金量却是一般书画家难以比肩的。历史证明,古代流传到今的书法大家作品,绝大多数为名官硕儒的作品,而绘画则以专职画家为胜。另外,请名人给书画作题跋,是书画增值的一大诀窍。无价书画,贵题跋。收到一幅好书画,装裱时留下诗堂或首尾,请熟识作者的名人题跋,或是若干年后,请作者本人写上一番感慨,身价定然倍增。

春山处处杜鹃红

郭味蕖(-)

立轴纸本设色

纵91厘米横27厘米

私人藏

钤印:味蕖大利、郭(白)

款识:春山处处杜鹃红。味蕖。

此图作者采用勾、皴擦、点染相结合的写意泼墨手法,立意清新,构图新颖,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牧牛》,史国良作品

二、基本要求

1.信息灵

注意收集相关书画家的各类信息,是收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信息能为你最后决策提供依据。相关书画家的作品展、拍卖前的预展,必须尽量争取机会看一看。目前的价位走势如何,画店里实价是多少,拍卖行起拍价多少,近期媒体上评论家有何反映,这些信息是否可靠,有无炒作之嫌等等,都应了然于胸。新人新作展也应看,看看他们是否属于“潜力股”。总之,收藏信息尽量要真实完整,道听途说、不完整的信息,极易产生误导。

2.重点明

从收藏投资的角度看,有特色才有价值,才能保值增值。应当尽早确立自己的收藏定位,确定自己的收藏重点,集中精力和财力,或于某几位画家身上做文章,或于某一画派上下功夫,或于某一画类、画种上作特色收藏。不可面面俱到,好坏样式兼收。这中间有一点务必提醒藏家,不要全凭个人嗜好去决定收藏方向,因为好坏只能纯粹作为自我欣赏,商家不买这个账。如同读书人开书店一样,只卖自己读的书,那书店肯定开不长。作为经营和投资,则要迎合大众的口胃,甚至以世俗的眼光去物色作品,似乎更加切合实际,面广量大,易进易出,资金流转灵活,方能财运亨通。

3.交友多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尽可能与书画家、评论家、收藏家、鉴定家交朋友,多向他们请教,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听完后,相互参照比较,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帮助。

《礼佛图》,史国良作品

4.拜师傅

一是拜书画收藏前辈为师,虚心请教,在汲取他们经验的同时,也要吸取他们的教训。二是拜书本为师。多看书,特别要看印刷质量高的画册,对相关书画家的评论、书画技法及书画史之类的书刊都应有涉猎,最好记住知名书画家各式各样的姓名字号,为日后“捡漏”派上用场。总之,拜师是一条捷径,它能让你少走许多弯路,少缴“学费”。

5.练手眼

书画家收藏书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会画就会辨真伪,如徐悲鸿、张大千、吴湖帆等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书画收藏者最好自己也会书法绘画,不求有多高水准,但得明了其中奥妙,这是懂字画最起码的要求。自己不懂行,怎么知道人家字画的水平高低,所以要练手,练眼。就是要多看实物作品,画册和真迹毕竟是两码事。要尽量地多跑画店,多参观画展。要炼出火眼金睛,必须多看真迹,别无他法。

《月夜》,史国良作品

三、基本方法

1.从耳闻目睹开始

一是亲历其境,眼见为实。收藏当代书画作品有利的条件,在于这些书画家大多健在,有些可以登门拜访,甚至当场作画,这些肯定假不了。正如齐白石所说,只有从我家拿出去的才是真的。不过现场作书画,真倒是真,但不能保证是精品。内行都懂得,一幅精品力作绝不是一时半会儿完成的,有些甚至是从几十张同类作品里挑出来的。现场所作的作品,由于时间和环境等多重因素制约,来不及构思,不少是自我“克隆”过去不复杂的或稍加变动的得意之作,难得碰上好作品。二是眼见为实,亦需小心。有些名气大的书画家怕人打扰,喜欢闭门创作,又怕别人不相信他的作品,只好边作画边录像,卖画的同时送你一盘录像带,此举不失为保真的做法。但不是每位画家均能做得到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画家与买家同持作品合影的证据,如今已不可靠;利用电脑合成的图片,足以令画家本人瞠目结舌。三是诚信第一,保单为据。买字画,应当到信誉好的商家和拍卖行。有些拍买行不但保真,而且向社会承诺若干年后可以凭保单原价退回。刚刚学收藏或鉴定经验不足的收藏者,可以与之打交道,至少有粒定心丸,不至于吃亏。四是专家与专业机构鉴定。当代字画鉴定,说易也易,说难也难。易者可以请书画家本人核对,难的是如果人已过世,情况则非常复杂。若该画家的家人或弟子不孝,仿出假画来,握有真印,现代的笔墨纸张一样,又得家学老师的真传,那可就真假难分了。这时,就得请对该画家作品有相当研究的鉴定家才行,一般藏家难以分清。若是书法作品,只要有同时期参照作品或笔迹,请专业笔迹鉴定权威机构作笔迹学鉴定,应该说较有把握。如果收藏者自己学习一些笔迹学知识,建一本名人笔迹档案,随时查对比较,无疑大有益处。五是多看真迹,也看赝品。真迹看多了,假的自然一眼就看出,有疑点就得小心。书画鉴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纸上谈兵、隔山买牛都不行。就是要多看真迹,深入研究并掌握相关书画家的笔墨特点,烂熟于心,强记于脑,并时常温习,时间长了不看,记忆模糊就易出错。仿得乱真的赝品不能不看。如今造假高手,往往“强强联合”,作画的、写字的、制印的,分工合作,“一条龙”流水作业,有时搞得连画家自己都真假难辨,不得不幅幅作品登记、摄影、造册,注明去向,以备日后核对。假的终是假的,假的真不了。有些画家也有绝招,如自调印泥、自按指纹、微雕印章、水印或特制自用宣纸等,在细微深处作暗记,以便让赝品暴露马脚。至于看气韵、看用笔等常规鉴定方法,只有结合具体画面个案分析。

《转经》,史国良作品

2.从建立自己的购藏渠道开始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的艺术市场不规范,名人书画作品交易方式多种多样,同一书画作品的价格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和因时而异,导致不少人在确定投资中国名人书画,并制定相应的收藏计划后,不知去何处选购比较稳妥,生怕误购假画或购入质次价高的作品。所以,收藏者按照自己的“眼力”、精力和财力状况,扬长避短,选择适宜的购藏渠道,显得十分重要。对初入门的收藏者。由于“眼力”不高和对市场属性把握不准,应以求“真”为主。如到书画家家中向其本人求购藏品;在书画笔会上,通过目睹书画现场创作过程,从中选购,确保购到真迹等,是最直接和最稳妥的途径。但大名家和受到市场追棒的中档名家通常不易接近,且这些书画家的润格一般要高出市场价的几成。相反,书画笔会上的价格通常要较拍卖价和画廊价低,且确保真迹,往往引起书画爱好者踊跃购买,甚至出现“竞买”的方式,如从底价12万元起,经数位买家争相加价后,最终以30万元成交。因此,在笔会上如遇佳品,应予购藏。

《幸福铺满黄金路》,史国良作品

对有一定基础的收藏者。宜在画商处或同好间的串货中选购,由于种种原因,书画家的作品常常会从各种途径以较低的价格流入艺术市场,流入画商手中。因此,交结有能力且讲信誉的画商,委托他们帮助寻找所需购藏的作品,并以行情价成交,不失为省时易行的方式。但由于画商以追求商业利润为本,有可能在不知真伪的情况下,将伪品当真品售出。同好间的转让价一般比较合理,并低于市场价,况且藏家手中不乏妥善保存的名家精品,有幸时可从转让中得到。毫无疑问,这是购藏名优书画的最理想途径。对有经济实力的收藏者。书画拍卖会中不乏名家精品,有经济实力的,可在这种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竞拍到高档次的藏品。但拍卖成交价常大大高于行情价,而且还存在误拍伪品后退货困难的风险。因此,在入场前,一定要慎重审视预购的拍品,必要时需请懂行的“艺术顾问”来为你“掌眼”。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藏不过三代”,有人会因急需现金,将其上辈或本人过去的藏品以低价出手交现,如果遇此良机,千万不可错过,往往可购到价廉物美的名家书画作品。最后需强调的是,不要购买非法得来的书画作品,如偷盗或贪污而来的,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

丰收之舞

史国良

镜心纸本设色

纵厘米横68厘米

私人藏

此作是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史国良年在北京潘家园所作。从画中,我们可以见到史国良先生扎实的造型能力,深厚的传统功底和丰富的生活基础。画面上,造型生动准确,线条流畅自然,着色简练大气。人物表情流露出的和善纯洁心态,不仅真实地反映了生活,更反映出画家的心灵。能在尺寸之间完成层次丰富的作品,更可见画家对作品的驾驭能力。

《金秋》,史国良作品

3.从练就“五力”基本功开始

一是眼力,识货,懂真假,清价位,知潜力,此为第一重要。二是财力,囊中羞涩只能干着急。三是魄力,认准的好字画,要当机立断,甚至不要等到展览看完后,或等回家取钱耽误了时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决不能优柔寡断,该出手时就出手。四是毅力,要有恒心,作长期打算,不能做“一锤子买卖”。五是定力,要具备平常心,善于寻机而不投机,善于博弈而不赌博。心态不正,急于发财,很可能被人利用而吃大亏。

4.从低价位开始

刚刚入道,难免生疏,经验和信心不足,应谨慎入市,不宜大吃大进,以免万一走眼,损失惨重而大伤元气。低价位也可以收些小幅作品,作品高下其实不在于幅面大小,小幅精品往往更受藏家青睐。如齐白石画的一只苍蝇竟然拍到86万元。在卖字画以平尺计算的今天,买小幅精品只占便宜不吃亏。

5.从最熟悉的地方开始

不要轻易涉足不熟悉的领域。人地不熟,作品陌生,因为没有参照物,无法鉴别真伪好差,不可贸然进货。应当通过熟悉的人,从熟悉的途径,进自己认为有把握的作品,免得跌进陷阱。

《捡土豆》,史国良作品

6.从所处环境氛围开始

即从你的周围,你所在的社区和城市中寻找值得收藏的书画作品。即便不认识的书画家,也能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结识他们,以至交上朋友。这样比较容易收藏到好的作品,且价位适中并能保真。但需要注意,一般而言,书画家的作品在本地价格要高于外地。

7.从未出名书画家开始

一般而言,书画作品的价位,总是随着书画家知名度的大小而升降。现在未名不等于将来无名。有些书画家一辈子名不出百里,又毫无特色和优势可言,这叫无名书画家。他们的作品虽无多大价值,但作为高雅的礼品,用于居家或写字楼装饰环境仍有价值。有些中青年画家,由于某些原因尚未成名,或因处于创新的起步阶段,或由于缺少伯乐和识者。不少著名书画家都经历过这一价段。所以说,财力不强只要眼力强,看得准,早下手同样也会成功,关键在于你是否具备前瞻的艺术眼光,有眼力就能省财力。

罗贯中人物图

韩国桢

镜心纸本设色

约纵90厘米横90厘米

私人藏

该作品为当代著名画家韩国桢作品。画面以人物罗贯中深夜读书构思为主题,一盏油灯,一壶好酒,主人公蹙眉深思,但面带“意境成、笔意到”喜悦之情,仿佛宏篇巨著已卓然笔下。用笔刚健,造型准确,概括力强,形象秀美,线条流畅。

编著者简介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先生赠书谢先莹并题字

谢先莹,字仲璜,号不敏,又号云宬,男,年3月出生,河南省内乡县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鉴藏理论家、书画家。主要著作有《浅谈中国书画鉴藏》、《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中国书画鉴藏必备》、《中国书画鉴藏与市场》、《读懂大师——中国历代书画家的传奇故事》、《书画星河——中国书画点将录》等。更多著作的系列章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zhanga.com/bzfb/10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