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开花花卉之晚香玉

晚香玉

1别称

夜来香、月下香

2科属产地及形态

晚香玉原产南美,龙舌兰科晚香玉属,多年生鳞茎草花。高80厘米左右,叶基生,披针形,基部稍带红色。总状花序,具成对的花12-18朵,自下而上陆续开放,花白色,漏斗状,有芳香,夜晚更浓,故名夜来香。春季萌芽生长,夏秋开花,冬季休眠(强迫休眠)。晚香玉自花授粉,但由于雌蕊成熟期晚于雄蕊,所以自然结实率很低。

3品种简述

栽培品种有白花和淡紫色2种:白花种多为单瓣,香味较浓;淡紫花种多为重瓣,每花序着花可达40朵左右。

4花语及典故(送花指南)

晚香玉的花语是:危险的快乐、在危险边缘寻乐

相传古代有一位姓张的美少年,他的笛声非常优美,远近驰名。有一个月色很美的夏天晚上,少年倚树吹笛,正吹得高兴,突然一片紫云飞近他的上空,一位美丽的仙女自云端翩然而下,仙女说她是月宫的使者,嫦娥听到他的笛声,特地命令她下来索取乐谱,吹笛手欣然相赠。嫦娥得到乐谱,命月宫中的乐师吹奏,欢欣之余,为了表示谢意,便又命令先前那位仙女下凡邀请少年上月宫。少年突然对人世间起了依恋之情,于是向仙女要求延缓一天上月宫。仙女没有答应他,仅拔下头上的玉簪送给他做纪念,在抛给他之际,少年没有接住,玉簪掉落地上,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结果玉簪变成了花,少年则依然留在世间,而此花不仅在夜间散放香味,尤其是在皎洁的月光下,芳香最为浓郁,是以晚香玉。

5用途

盆栽,切花

6种植及开花时间

春天种植球茎,夏末及秋天开花

7生长习性

光: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

温:喜温暖,怕冷。最适生长温度白天25~30℃,夜间20~22℃,冬天温度不低于5度可安全越冬,零度以下需要挖出球茎置于干燥处储藏。

水:好肥喜湿而忌涝,于低湿而不积水之处生长良好。晚香玉种植前期因植株幼叶少且生长缓慢,浇水不宜过多,以利根系的生长发育。待苗出齐后要灌一次透水,以后随其生长而增加浇水量。花茎即将抽出和开花前期应充分灌水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花后也要加强肥水管理,以利于球茎的膨大。在收获种球前10d左右控制浇水,以利于种球收获后的贮藏。

肥:晚香玉喜肥,但又不宜施肥过多,否则易引起叶片徒长,开花减少,除基肥外,一般在萌芽出土后,花茎抽生,以及孕蕾期各施一次稀薄液肥。常用2%三元复合肥(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按1∶10∶3的重量比)溶液浇根。同时用多元微肥倍液或磷酸二氢钾倍液喷叶。孕蕾后期宜增施一次含磷较多的速效肥料,花谢后仍需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新的块茎生长和花芽形成。

土: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砂质土壤为佳。

8繁殖及苗期管理

晚香玉一般用块茎繁殖,春、夏、秋都可繁殖,繁殖前取出冬季在室内干燥处贮存的母球,将母球周围着生的子球取下,用冷水浸泡一夜。栽种深度应掌握“深长球、浅抽莛”的原则,深栽有利于块茎的生长,浅栽有利于开花,所以栽种当年开花的大球(2.5厘米)一般以覆土后使整个顶芽露出土面为宜,若是培养当年不能开花的小球,覆土应厚些。

为使晚香玉种球开花整齐,提高开花率,在种植前可将种球置于25~30℃的水中浸种1~2d后栽植,可提前7d左右萌芽。

9修剪

晚香玉采花或谢花后,应挖起球茎除去泥土和须根,并剪除球茎上的叶片。处理好的球茎应及时在室内干燥通风处摊开,贮藏期间须保持干燥,防止球茎内部霉烂,并经常翻动,以免下层球茎受潮。

10容易发生的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晚香玉叶枯病:主要表现为叶尖、叶缘常见发病,逐渐发展为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呈黄褐色不规则形斑块,严重时病叶干枯,病部生黑色小粒。夏末开始,用1∶1∶的波尔多液或2%FeSO4溶液倍液或50%退菌特倍液,每7~10d喷1次。

晚香玉炭疽病:主要表现为叶片出现边缘暗褐色,中央为浅褐色或灰白色病斑,病斑周围可见褪绿晕圈。后期,病斑上可见成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潮湿时可出现粉红色粘液。7月份雨季可用75%甲基托布津WP倍液或80%炭疽福美WP倍液或75%百菌清WP倍液喷雾防治,平时可选用1∶1∶倍式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晚香玉线虫病:病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缓慢,株矮、萎黄、叶片数减少、花数减少、花茎变短、生长衰弱,甚至不能开花。可用1%丁基加保扶粉剂或24%欧杀灭溶液防治。

晚香玉叶斑病:主要是为害叶片,首先从基部叶片发病,初期叶尖处褪绿变黄,逐渐向叶基部扩展,叶尖由淡黄色渐变为褐色,直至叶尖焦枯。病健处交界明显,湿度大时可产生灰黑色霉层。7月份雨季可用75%百菌清WP倍液或80%代森锌WP倍液喷雾防治。

11其它注意事项

因为香味太浓,不宜室内种植

如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zhanga.com/bzfb/71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