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花季,遇见不一样的鼓浪屿

谷雨花季

遇见不一样的鼓浪屿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齐己《谢中上人寄茶》

厦门园林植物园

俗称"万石植物园",位于福建省厦门岛东南隅的万石山中,集植物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

四月二十日,在中原,今天正是“雨生百谷”的好时节,在东南沿海,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了丰沛的水汽,正在悄悄地滋润着万物,沁人心脾。

昨夜的风潜过今日厦门的五更天,朦朦胧胧地,我们便向着园林植物园出发。在李坚诚、郑琰明和郑銮娟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天香国色的我们和多姿多彩的植物来了一次争芳斗艳,场面可谓是赏心悦目。

进了大门,沿路两旁的旅人蕉,腊肠树,红花芦莉,叶子花,锦绣杜鹃,假槟榔……高矮肥瘦各有千秋。雨,淅淅沥沥地下,落入百花厅,轻敲莲叶,纵使红掌、白掌、秋海棠、地涌金莲的姹紫嫣红,也不如琰明老师那般最吸引眼球,花团锦簇。

暮春的雨沿着枝叶,浸入泥土,泛起了清香,让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了生命的朝气。气质高雅的瓶子草分泌花蜜引诱贪婪的昆虫,瓶中的消化液只需守株待兔;原产于热带雨林的鹿角蕨,其孢子叶形似梅花鹿角,千奇百怪,常附生在树干和枝条上;老虎须生长着一张如虎脸的花序,十分稀有也极富观赏性;各种变种的秋海棠,其4种颜色的瓣状被片不知寄托了多少游子、恋人的思念;佛教圣花地涌金莲异于众生,先花后叶,地上部分叶鞘层层重叠,螺旋而生绽放金色花冠。

植物物语

厦门市花——叶子花

三角梅,叶子花,白花是花,外面是包叶。

花似灯笼——金铃花

别名纹斑悬铃花、灯笼花,锦葵科苘麻属植物,,开花特别下垂,花钟形,橙黄色,上有鲜艳的紫红色脉纹,花蕊和花柱较长,伸出花冠之外。

花形似猫须——猫须草

管状花目,又名肾茶。

果似腊肠——腊肠树

豆科决明属,泰国国花,落叶小乔木或中等乔木,热带亚热带植物,初夏满树金黄色花,花序随风摇曳,花瓣如雨落,故又称“黄金雨”,荚果圆柱形,黑褐色,不开裂。

一帆风顺——白鹤芋

别名白掌、和平芋、苞叶芋,生于热带雨林中。

佛教圣花——地涌金莲

芭蕉科,假茎的叶腋处为真正的小花朵,花可入药,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越过“龙飞凤舞”的新碑林,沙生植物区仿佛让我们走进沙漠地带。形态各异的仙人掌属植物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力量,将叶子武装成坚硬而密密麻麻的针,在风沙大、雨水少的沙漠里生存下来,更有甚者巍然而立两三米,无不让人惊异。沙生植物的另一面——景天科多肉植物则展示着生命的绚丽多姿,它们用茎绽放出花,点缀了干燥严酷的广阔沙地。

继续前行,眼前则是一片绿色覆盖的园地——神奇的热带季雨林区。云雾中弥漫着不尽的盎然绿意,穿行其间,谓之仙境毫不为过。多种多样的植物勃然生长,乔木拔地而起,草本散叶开枝,不断地吸收充沛的阳光和雨水。

黄金钮

仙人掌科多年生肉质植物,被金黄色刚毛状细刺,单株似金丝猴尾巴,整体如群蛇聚集。

茜之塔

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矮小的植株呈丛生状,高仅5~8厘米,直立生长,有时也具匍匐性。

会开花的“石头”——石生花

生石花,番杏科生石花属多年生小型多肉植物,茎很短,常常看不见,从对生叶的中间缝隙中开出黄、白、粉等色花朵。

形似兔耳——闪光兔耳

景天科,伽蓝菜属,绒毛既可以在正午遮挡强烈的紫外线,清晨又可以从雾气当中吸收水分。

恐龙的食物——桫椤

别名蛇木,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古老的蕨类,曾与恐龙同个时代。

沧海桑田的见证——露兜树

别名林茶、露兜树、华露兜、假菠萝、野菠萝、山菠萝,果似菠萝,有红树一样的支柱根,叶缘和背面中脉均有粗壮的锐刺,被认为是古地中海消失的证据。

比大象腿粗的树——象腿树

又名酒瓶兰,辣木科辣木属小乔木,其树杆肥厚多肉,杆基肥大似象脚,因故得名。夏季开花,叶对生,二回羽状复叶,小叶极细小,椭圆状镰刀形,粉绿至粉蓝色。

沙漠的活水库——瓶干树

又称佛肚树,大戟科麻疯树属,树干其粗大且贮有大量水分似瓶状,独木成景。

乌桕

乔木,高可达15米许,各部均无毛而具乳状汁液;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

龟背竹

又名"蓬莱蕉"、"电线草",常绿藤本植物。叶形奇特,孔裂纹状,极像龟背。

鼓浪屿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的一个小岛,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漫步鼓浪屿之中,它的文艺和小资让人舒适,但其积淀着百年历史的多元文化和特色建筑所呈现魅力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红砖瓦木腾飞燕尾的四落大厝,殖民地外廊式的美国领事馆,体现华侨爱国热血的嘉庚建筑......各种建筑风格,交相辉映,游人漫游其中,仿佛走在曾经万国的时光里。

四落大厝

大航海时代的大宅传奇——四落大厝,是鼓浪屿现有最早的民居,红砖瓦木,飞檐峭壁,彰显闽南特色。

原美国领事馆

殖民地色彩,美式古典复兴主义建筑风格,以红白色就基调,立面使用古典科林斯式的巨柱,建筑装饰简洁流畅,带有浓郁的美国建筑色彩。

天主堂

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的柱子断面为梅花状,柱头为爱奥尼克式飞卷,悬吊彩蓝色珠网天花,具回声效果。教堂以哥特式尖塔为主,尖拱尖窗,连立面装饰、门媚窗棂、镂空女墙也都是尖形的。

菽庄花园

江南园林韵致的“海上花园”,园在海上,海在园中,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致,又有海鸥飞翔的雄浑壮观,动静对比,相得益彰。园内还有四十四桥和十二洞天等景点。

八卦楼

又称“小白宫”,借鉴巴勒斯担、希腊、意大利和中国一些经典建筑风格,设计出这幢融东西方建筑文化于一体的独特的仿古建筑,充分展示中西结合的古典美。

黄家花园

中国第一别墅,鼓浪屿最具历史保护价值的老建筑。由中外设计师精心设计,注重欧陆风格,用料讲究,建筑形式为四面回廊,前为双向步阶,后为弧形宽廊,可以远眺日光岩。

金瓜楼

屋顶有两个形似金瓜的塔顶而得名。一座以中国传统式样来装饰的别墅洋楼,梁柱、檐楣、板角都饰有花卉、禽鸟、植物浮雕,既有乡土气息,又有洛可可的韵味。这八条瓜棱造型十分明显,八个棱角春草飞卷,古朴典雅。

华侨建筑

立面上采用红砖墙与少量白色线条对比的手法,延续了闽南红砖厝红砖白石的装饰传统,以装饰艺术风格为代表的装饰元素逐渐流行,并融合常见的传统装饰题材及西方古典装饰元素。

厦门中山路

位于厦门岛西南部,是厦门市思明区中华街道的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中山路长约1.2公里,西起轮渡鹭江道,中跨思明南路与思明北路的分界点,东达新华路与公园南路相连。

我们一棵草和八朵金花在感受鼓浪屿的浪漫后,原路返回轮渡码头,直奔盛名已久的中山路。

此时,夜幕慢慢降临,灯火点亮了整个厦门,真正的繁华才正式上演。即便中山路正处于修建期间,建筑竹子和土堆错落,也阻挡不了人潮涌至。

作为一条繁华的商店街,仍然保留较完整的展现近代历史风貌的旧城街区,拥有小走马路、陈化成故居、中华第一圣堂等众多人文古迹。山路保存下来的骑楼街道历史文化遗址和闽南街市风情,见证了厦门城市历史发展的过程,留存了城市宝贵的文化记忆。如今的中山路,经过近百年来的培育和打造,已经成为一条历史积淀深厚、经营品类齐全、名店名品云集、人流物流集中的历史文化名街。

一棵草和八朵金花

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医院皮肤科治白癜风好
早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zhanga.com/bzfb/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