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盛名的元青花瓷器至正元青花龙纹象耳瓶

本文字数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元青花,如今人人皆知其身价不菲。元青花流传至今有序有据可查的不过三百多件,绝大部分收藏于海外博物馆和国内博物馆。藏于私人手中的寥寥无几。这其中,纹饰画花卉纹的多,画人物故事的少。元青花本身就珍贵,画人物画片的更珍贵,件件都是天价。年伦敦佳士得拍卖的鬼谷子下山罐,被英国藏家拍走,当时价格是.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4亿。年11月25日,澳门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尊元代“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瓷瓶以8亿元港元成交(约合6.85亿元人民币),创中国瓷器拍卖之最。▲元代“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瓷瓶,尽管拍下世界天价,但它并非全世界最著名的瓷器。全世界最著名的元青花瓷器,公认的是大维德瓶。大维德瓶,全名元至正十一年款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象耳大瓶,又被简称至正瓶,共两件,来自中国江西省景德镇,于元代至正年间,即公元年烧造。这对花瓶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是世界上唯一以姓氏命名的中国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是鉴定元青花的标准器,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瓷瓶。▲大维德瓶,全名至正元青花龙纹象耳瓶,简称至正瓶,共一对。在这对大瓶的“身份”被确定之前,“元代无青花”是中国瓷器文物界的共识,现在被确定为元青花的都被认为是明代早期烧造的。这两只元青花云龙象耳瓶是一对,最珍贵之处在于瓶颈处的铭文:“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其中有良辰谨记四字落款的铭文为62字,或称良辰谨记瓶,另一件有吉日舍三字落款的铭文为61字,或称吉日舍瓶。▲瓶颈上的铭文,这是这对大瓶最真实可信,也是唯一的断代证据。元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象耳瓶在年被发现之前,无任何关于此瓶的文字描述传世,全世界已知仅有一对,现存大英博物馆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这对青花瓶均有伤残且器形歪斜,一只高63.3厘米,直径21厘米;另一只高63.6厘米,宽22厘米,造型修长挺拔,青花发色苍翠明艳,从瓶口至瓶足由上至下满绘九层不同的纹饰(耳饰算一层),分别为缠枝扁菊、蕉叶、飞凤灵芝、缠枝莲、四爪云龙、海涛、缠枝牡丹和覆莲杂宝(银锭、法螺、笏板、双角等吉祥物)等,几乎囊括元青花绘画内容的全部(就差人物未画),具有最典型的元青花艺术风格。而更重要的是,瓶颈上部带有一段最为珍贵的铭文:“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正是这段绝无仅有的书写于公元年的铭文,使这对大瓶成为了最真实可信的,也是唯一的断代证据,为元代景德镇陶瓷制作的诸多谜团提供了清晰的线索。▲至正瓶细节。▲至正瓶细节。▲至正瓶细节。这对瓷瓶烧制于中国景德镇,原供奉于北京市东城区古刹——智化寺,年夏,福建福清人吴贲熙租住在北京智化寺,在北京琉璃厂附近经营一家棺材铺,此人心术不正,他和琉璃厂的文物贩子纪小辫勾结,盗卖智化寺的佛像、经卷、瓷瓶、瓷罐和香炉等。后来还勾结住持盗砍寺中的古柏做棺材,存放在佛堂里,还把手伸向了佛像肚子里的元代经卷和供桌上的瓷器。后来为了出国,他还曾帮美国人夏仁德盗买寺中2块各重1吨的九龙图藻井。吴贲熙带着智化寺偷来的这对瓶子来到琉璃厂,请当时古玩行的高手掌眼并打算出售。遗憾的是,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中国古玩界普遍认为“元代无青花”,各路收藏家和学者并不知其存在。所以当时琉璃厂的那些高手们一看到元代的纪年“至正十一年”(年),就断定是赝品。不久,文物贩子纪小辫事发后被捕入狱,吴贲熙为了出国逃亡,帮美国人夏仁德盗买寺中2块各重1吨的九龙图藻井。后在美国人夏仁德的安排下,他带着元代佛经经卷和这对瓷瓶到了英国。来到英国后,托当地的“福清帮”介绍,将6件元青花都卖给了喜爱中国瓷器的英国学者帕西瓦尔·大维德。最终这对象耳瓶,落到了大维德爵士的手里。▲英国人,大维德爵士,年购买这对至正瓶的主人。帕西瓦尔·大维德,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的一个富商家中,他一生痴迷于中国古代艺术,终其一生与中国瓷器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为之奉献了毕生的热情。他承袭了中国文人鉴赏家的传统,不仅仅只是欣赏藏品本身,也考证它们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传承递藏过程,不但多次前往中国考察,结交著名学者与收藏家朋友,同时自学中文,甚至能研读中国古代文献资料。从22岁开始,经过四十多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他建立了世界上最精彩、最具影响力的的私人中国陶瓷收藏,却在最辉煌之际将之悉数捐赠给大英博物馆,成为整个西方收藏界的盛事。前文提过,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中国,人们对青花瓷器有一个误识——元代无青花。纠正这一“误识”的不是中国人,而是两个外国人:一位是英国的中国古瓷专家霍布森,一位是美国的中国古瓷专家波普。而他们纠正这一误识的主要根据就是年从北京古刹智化寺流失到伦敦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的两件铭有“至正十一年”(年)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即元青花标准器——“至正瓶”。▲至正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年流失到大维德手中。当大维德见到“至正瓶”之后,立即请在伦敦大学讲授中国陶瓷艺术的霍布森进行了鉴定。霍布森早在年即出版专著《中国陶瓷》。霍布森对“至正瓶”初步鉴定之后,于年在《老家具》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明代之前的青花》文章对“至正瓶”进行了介绍。年,霍布森又将“至正瓶”收入《帕西瓦尔.大维德爵士所藏中国陶瓷目录》。霍布森对“至正瓶”的介绍,引起了美国佛利尔艺术馆的中国古陶瓷学者约翰?亚历山大?波普博士的注意。他在反复比对了大维德收藏的“至正瓶”之后,以这两件瓷瓶为标准器,将供奉于伊朗阿特别尔神庙的中国青花瓷器和土耳其托普卡比宫中收藏的中国瓷器中几十件与之风格相近的中国瓷器,进行详细比对,将所有具有“至正瓶”风格的青花瓷定为14世纪青花瓷,将元代青花瓷器从明代青花中分离出来,定名为元青花,并提出“至正型”理论。他于年和年分别发表两本奠定元青花理论的著作,即《14世纪的青花: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博物馆所藏的一组中国瓷器》、《阿德比耳寺收藏的中国瓷器》。这一对青花“至正瓶”改写了世界对中国青花瓷的认识,是元青花研究史上最重要的器物。从此,以“至正瓶”为代表的元代青花瓷研究,引起了全世界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zhanga.com/bzfi/12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