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
你是否因怕冷而紧锁门窗?
你是否认为打开空调就万事大吉?
你是否觉得有了空气净化器就够了?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在广州出席一高峰论坛时,援引数据表示:
九成白血病患儿家中曾进行过豪华装修,每年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八成家庭装修甲醛超标;七成孕妇流产和环境污染有关;每年我国因室内环境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高达11.1万人。室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
严重影响现代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
其中,对于“每年万儿童死于豪华装修”这个数据
不少人提出了质疑。
“装修出现甲醛超标致病的几率是万分之一,而且现在大部分人都有这方面防范措施和意识。”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张友平对澎湃新闻介绍,室内装修污染物主要是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氨和氡等。
“万这个数据不是很准,装修后一般都会至少通风两周再入住,室内污染虽对儿童和老人影响更大,但每年我国儿童总计就死亡十多万人。”张友平说道。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副主任、教授阚海东表示,虽不了解钟南山在论坛中所引用数据的来源,也未看过原始材料,但对此段数据持怀疑态度。
“尚不清楚此论点是否是通过同行评议的严肃的科学论文中发现的问题,但我国每年死亡人口总数还不到万人,‘万儿童死于装修污染’需要再考证。”阚海东说道。
不过,小编在这里想说的是
室内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不容小觑!
尤其它对儿童和老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本身就是潜藏在身边的“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住宅”标准的15条里面
有8条与室内空气质量有关
这些是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志。
冬季天寒地冻
大家都喜欢关紧门窗
在屋内享受暖气。
但你不知道的是
如果通风做不好,安全隐患大。
开错窗病就来了!室内通风误区多
误区一:嫌冷不开窗正确做法:再冷也要开
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小时要呼出22升二氧化碳,如果通风不良,这些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就会集聚在室内。开窗通风可以使人获得较多的"空气维生素",也就是负离子,能增加人的寿命。开窗次数并非越多越好,一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基本就能够维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了。
误区二:一早一晚开窗正确做法:上午10:00至下午3:00开窗最佳
很多人习惯早晨上班前开窗和晚上回来开窗,据研究测试,城市里两个空气污染高峰一般在日出前后和傍晚,此时是最不宜开窗的时间。而两个相对的空气清洁时段是上午10时和下午3时前后,建议大家在此时间段多开窗。
误区三:厨房炒菜时才开窗正确做法:只要用炉灶就要开窗
现在几乎每家都用油烟机,但有些朋友只在炒菜时用油烟机和开窗,而在烧水炖汤时却不用油烟机、也不去开窗。其实即使仅仅是烧水,燃气的废气也很容易在厨房聚集并扩散到客厅和卧房。因此在使用燃气时,无论烹饪什么都要开窗或用油烟机。
误区四:冬季睡觉时不能开窗正确做法:冬季睡觉时窗户可适当开条缝
冬天睡觉时,很多人总喜欢关门闭窗,以免受寒着凉。实际上,冬季睡觉时窗户尽量开条缝,但要避免对流风,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身上。生病或遇到大风、大雨时不宜开窗。
误区五:雾霾天不能开窗正确做法:雾霾天需要定时开窗
遇到雾霾非常严重的时间,需减少开窗时间。最好在有纱窗的情况下,窗户开小一点,并使用加湿器、湿化喷雾,或在暖气上放一盆水,以增加空气湿度,让灰尘和微生物都沉下去。
误区六:有空气净化器就够了正确做法:自然通风才是王道
目前,市面上一般的空气净化器只能除尘、除油烟和异味,稍微好一点的能够杀灭细菌和病毒。然而,长时间在封闭空间使用空气净化器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当空气质量好转,就没必要长时间开启空气净化器,应以自然通风为最优选择。
小妙招改善大环境1
装修房屋时,选择带有环保标志的绿色装饰材料。
2
只要打开灶具,就把抽油烟机打开,同时关闭厨房门,把窗户打开,这样有利于空气流通,消除污染物。
3
马桶冲水时放下盖子,平时不用时尽量不要打开。
4
湿式除尘。方法简单,就是先在室内洒点水,过10-15分钟后再用条帚轻轻去扫,在城市可用湿拖布直接擦地。湿式除尘能防止尘土飞扬,同时调节室内湿度。
绿色植物净化室内空气
净化室内空气,是保持良好心情、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工作。在屋中摆上一些绿色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净化空气,何乐而不为呢?
银皇后
吸收辐射去除甲醛
千年木
带来优质空气
绿宝石
花香具有杀菌作用
虎尾兰
天然清道夫,释放大量氧气
富贵竹
改善不常开窗通风房间空气质量
吊兰
吸收空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
垂叶榕
吸收二甲苯、甲苯、苯和甲醛
常春藤
除苯,细菌,吸灰
波斯顿蕨
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
白掌
抑制废气的“专家”
南报君在昨天晚上的甘露聚糖肽片价格谁清楚白殿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