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艾灸之中的ldquo一气周流r

首先艾灸调理养生,本是我国传统医学之术。

欲明艾灸,先明阴阳,艾叶本是纯阳之性,灸法便是使得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复而脏腑,使得阳气通达。

其记载亦是悠久,如药王孙思邈博所著《千金要方》,便单取二章为针灸孔穴主治,其提出了针、灸、药三者并用,“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医”。

然艾灸亦非随便之用,需知用法,方得其理,如身体有“虚”“寒”“湿”适宜灸法。“虚”的感觉大体为:觉得累,疲劳,犯困,没有精神等;“寒”的感觉大体为: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冷等;“湿”的感觉则大体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过雨的衣服,感觉身体重与不舒服。

艾灸之法至少春秋时期已经出现,随着时代发展,到了明朝又迎来了新的变化!明代时候,一代名医黄元御横空出世,创造出医学著作《四圣心源》,其中就提到了“一气周流”的概念,实际上是可以融入到艾灸之法的。所谓一气周流,实际上是一种“左升右降,中气斡旋,一气周流”的理论模型,这恰如自古道之周天运转,如古说: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本质就是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

而这其中阴阳升降,除了修习外,也是可以有外物辅助的,艾灸就是如此,其本身有循经之用,是可以推进气息运转的,最终随一气而行周身,达到祛病养生的目的。

而这一气,本质也是老子所言的道。若是一分为二则是阴阳,若是一分成五,则是五脏之气,若是一分十二,就是十二经脉之气。这实际上也是黄元御“天人合一,一炁周流”的理论。而若此区分,实际上正是道之周天之所谓大小,足见医道本一体,中华浩长存夫子掌掌眼

解析不易,还望添砖加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zhanga.com/bzzp/10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