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允想,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喜欢文学,在省市级文学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若干。
陈允想:节省症
1
我的父辈在年自然灾害时期刚好十多岁,那正是肚子像个无底洞永远不知道吃饱是什么感觉的年龄。我乡下的舅舅进城来把外婆两斤一捆的清水挂面一锅煮了,吃得连面汤都不剩,外婆和母亲因此断了一个星期的口粮。经历了那个饥荒时代的人穷怕了,饿怕了,即使他们已经远离了那个时代,可“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的古话已经深入了他们的骨髓植根于他们的灵魂深处,他们常常践行着“可怜有时思无时,堪叹有时亦无时。”
我妈和院子里的大妈们常常愤愤不平地说:“什么保质期,现在的年轻人命也是太金贵了,动不动就说变质了,过期了,58年的时候干狗屎都要吃,板凳脚也要啃!”
我妈经常把变质的食物做给我们吃。已经臭了的肉,她用水焯一下,再放上油炒,花椒辣椒一大把。我们夹了一筷子就说:“呀!肉臭了啊!我妈!”我妈就装模作样地夹起一块在嘴里边嚼边咂咂嘴说:“哪里臭了,只是一股熟味,你们那是什么嘴啊?明明没什么臭味,我可是放了好多花椒的!”看见没有一个人再夹那碗肉,她就暴怒起来:“一个二个吃得尖嘴磨馋哩,好日子过多了,吃肉还嫌卡牙齿,冒拈冒拈,留着给你爸晚上下酒吃!”我爸也附和着说:“对头!好肉留着给我下酒,再大一碗也吃得掉。”我妈也就再也不去夹一筷子,顺理成章地留给我爸下酒了。收罢碗筷,姐姐洗碗时,趁着妈妈不在厨房,把那碗臭肉倒进了垃圾袋,还要顺手把它埋得更深一些,以免我妈一眼望穿。
第二天中午还在楼下就听见我妈数落我姐的咆哮:“昨晚上,怪不得找不着,原来又是你捣的鬼,害得你爸没有了下酒菜,我又现刮洋芋,炸一碗花生米……”
我妈为了防止我们倒掉她的“好肉好菜”经常采取游击战。
我们姐妹中午都会在妈妈那儿吃饭,晚饭各自在自己家解决,碰上变质的菜,我妈就提前藏起来,晚上和我爸“独享”。木耳长霉了,我妈说洗洗干净就能吃的;红糖发霉了,我妈说洗掉表面的霉,里面全是好的;豆腐长霉了,我妈说直接让它变成臭豆腐就好了,如果已经臭得不成形了,放在碗里蒸出来,洒上花椒面就又是一道我爸的下酒菜;鸡蛋黄已经散了,开始变质了,我妈说煮成白水鸡蛋,蛋黄就不散了;水果烂了一半了,我妈说削掉烂的,还能吃上好几口呢……在我妈眼里就没有不能吃的食物,我妈说食物食物——食就是吃,物就是东西,已经叫它是食物了,就是都能吃的东西!
已经长了一大堆虫吊吊的辣椒面,生性胆小最怕绵虫的她拿着两根吃火锅的长筷子在簸箕里翻刨,采用英国人找绣花针的经纬线一一排查,凳子旁放一个小口缸装上半缸水,发现敌情——一个虫吊吊,就强忍内心的胆怯与长长的筷子那头传来的绵软的触感引起的阵阵头皮发麻,还要尽可能地多刮掉点绵虫身上的辣椒面,然后让一个个裸体的白白胖胖的虫子暴露在我妈东躲西藏的眼神下,我妈为了多省下一点辣椒面,那得有多么强大的内心世界啊!Mydod!每次我一想到米、面、蔬菜里一个个或白或绿的软软肉肉的虫子我什么都不想做,你们也不要拦着我,我就想先尖叫两嗓子——啊——啊——啊啊——
我妈在辣椒面里刨来刨去时,我都好心疼她,那个连死鱼的鱼鳞都不敢去刮的弱女子,表面看似平静,内心绝对有超过十二级海啸!辣椒面里的虫子一个个淹死在那半缸水里,僵硬伸直,我妈看也不看,倒在了阴沟里。
辣椒面在火辣的阳光下肆意地红着艳着,两三天以后,它出现在我家油辣子的碗里,麻婆豆腐的菜里,我们一家人的肚子里。
米和面生虫,我妈的操作方式和刨辣椒面如出一辙,但我妈的智慧超越了所有虫子。小口缸依然装着半缸水,可是米虫浑身裹满了米粒,我妈把米虫投进口缸,不一会米虫装了大半缸,我妈用筷子在里面搅动,米虫的外衣被水冲刷得精光,不一会,它们的裸体浮在水面,我妈口缸一晃,虫子们又去了阴沟,留下米粒沉在水底。我妈得意地在我们面前晃着口缸里的米说:“瞧一瞧,哎!看一看,又够一家人煮顿稀饭了哎!”
大冬天,一家人围着火炉吃着热气腾腾的饭,爸爸做的火炉特别省煤,到处焊接得严丝合缝的,有时别上火门都能把火憋过气去,为了晚上能省下一个蜂窝煤,我们家每天早晨都得升火,天一亮,家里就烟熏火燎的。爸爸做的火炉比其他人家的矮十公分,那样就可以少放下一个蜂窝煤,炉面是一个大圆盘,可以把菜放在炉面上,一家人吃起饭来真是暖意浓浓。抬碗时有一面迎着火,容易烫到手,可全家最担心的,却是烫到我妈的舌头。抬碗倒汤或是倒菜在自己碗里,都会淌出几滴油汁挂在碗外面,有时我们就假装没看见,有时就用纸擦一下,我妈却觉得淌下来的那几滴油和汁都是那么珍贵,她就用舌头去舔一下,平素倒也罢了,可她常常忘了这是冬天,忘了碗是放在火炉边的,忘了她舌头舔的碗边方向正迎着火。“哎哟!”我妈忍着舌头上火烧火燎的疼痛,舍不得撒手,她又怕碗砸了。跑进厨房咕咕喝下几大口冷水,才算是稍微缓解了疼痛。伸出舌头一看,烫白了一大块,以至于每到冬天围着火炉吃饭,只要我妈一抬起菜碗,全家人就齐刷刷地望着她,异口同声地说:“不要舔碗!”我妈白了我们一大眼,指着我说:“去,给我拿个调羹来!”
节省的智慧总是没有止境的。院子里大妈们最可圈可点的应该是两项重大能源的节省——水和电。很多人家为了省水,采取的手段就是用麻线水。水龙头拧到似开与非开的一毫米之间,一根软管连接在水龙头与水桶之间,水在水表的缝隙里不见踪影,水表停止转动,水却从未停止流淌,二十四小时,麻线水能装满四只大桶,这就是时间的倾注。多少英雄美人都禁不住时间的流淌,更何况一只小小的水表?
我爸省水是不屑用这些雕虫小技的。在我们家所住的厂区没用自来水厂的供水自己抽水用的时候,用水是不收费的,我爸号称是厂里最浪费水的大户。我家住在顶楼,我爸是八级钳工,但车工、铣工、焊工也一样不含糊,他在天台上打造了一个供水系统,能装斤水的两个太阳水桶,能装斤水的三个塑料桶,还有两个老房子里搬来的大石缸。有时厂里的抽水机坏了,其他家去挑水,我们家能坚持用上两个星期。
每天我爸一睁眼就开始浪费水,上厕所时家里用的是便盆,他要一直开着水,那样不臭!别人不开他就和人急。刷牙时他要一直开着水,那样冲着,水池干净。洗菜时他要一直开着水,那样洗得干净。天台上的上千斤的水,隔两个星期他要放掉,重新换水,因为他说,水不新鲜了!全家人一直在和他的浪费水作斗争,直到厂子倒闭,那口只需要打下十米就能抽到水供一个厂几百人用水的井,已经把抽水管加长到五十米却只能抽到黄泥浆的老井废弃后,我爸立马转变角色成为了节约用水的标兵。
供水厂的水表接进了每家每户,我爸盯着水表望洋兴叹:“都没怎么用啊,还转得这么快!”天台上的水桶和石缸成为了我爸省水的利器,下雨就接满雨水。除掉洗衣机里第一遍的洗衣粉水,其他水都要用小水桶接了,一桶桶倒进石缸,我爸还在石缸底凿了个洞,接一根橡皮管到家里,用来冲厕所。我爸深刻地领悟到:家里最浪费水的就是冲厕所。一下雨,我爸就赶忙拖地、拖天台、拖楼梯,一直拖到一楼,用雨水擦栏杆擦墙壁一直擦到一楼。楼梯一布满灰尘,二三楼的大妈就天天祈求下雨,她们就指着我爸接的雨水拖楼梯。
其他住顶楼的人也受到了我爸的启示,一家的水桶赛过一家的大,一家的水桶赛过一家的多,站在楼顶放眼望去,感觉咋那么像酱菜厂的酱菜缸呢,我妈无不担忧地说:“这房顶啊!会不会被压垮掉呢!”
关于省电,我爸也老早就站在一个新高度。厂里他最早买了节能灯,20瓦的节能灯比其他家瓦的灯泡还亮。当院子里的大妈开始换节能灯的时候,我爸早已经把家里的灯换成了5瓦的LED灯。
三十年前我爸就买了高压锅,记得我爸第一次用高压锅煮了一锅老红豆,没等锅里的气排完,我爸就用蛮力去打开,一锅豆汤到处喷溅,豆子都喷上了天花板,我爸猛地一退,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幸好没烫伤。我妈直到现在还嘲笑我爸“气包不懂电,使用前不看说明书。”高压锅煮饭煮菜时间短,可省了不少煤和电。我爸是厂里第一家安太阳能的,二十年前他去昆明买了太阳能板,自己装了一个热水器,省去了家里的许多煤和电。热水在冬天的菜盆里暖暖地滋润了我妈开皴干燥的双手。
我妈对于省电有着她自己的执念。她对我爸新买的电热紫砂锅空前地热情高涨,因为院子里胡大妈对着我妈夸耀她家的电热紫砂锅已远远超过了三年以上,煮出来的稀饭啊特别黏稠,煲出来的鸡汤啊又香又滋补,炖出来的排骨好喝又清亮……总之,紫砂锅在手,全家健康有!好不容易盼到我爸买了一个美的紫砂锅,比胡大妈那个什么爱尔仕的牌子还响亮,高兴地拿着紫砂锅摩挲半天,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比胡大妈家那个大!
涮洗干净就煮上了一锅豆浆稀饭,然后站在那儿看着紫砂锅煮稀饭,“嗯!的确不错,不会噗出来,悠悠火煮出来,煮得化,又不用人招呼着,自个儿会煮!”“妈,你都站在这儿看了一半天了,还说不用人招呼着煮,我看倒比你坐在火边煮更累。”我在一旁嘀咕着,我妈想想也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稀饭好了,我妈是十二分地满意,还特意送了一钵给胡大妈去尝尝。可好大一锅一下子吃不完,到了晚上,我妈看见炉火正旺,紫砂锅也就不用浪费电去热了,干脆放火上热热就吃了,我妈正暗自得意,只听见哧的一声,紫砂锅炸裂了一个口子,我妈吓坏了,赶紧抬起来,可锅已经裂成了两半,稀饭淌了一地。我爸看到后也说了一句话:“气包不懂电,使用前不看说明书。”
紫砂锅烂了,只剩下了那个铁皮外壳,上面赫然印着五个崭新的艺术字体:美的紫砂锅。
后来家里买了电暖炉,我妈动用了家里所有颜色不一材质各异的旧毛线,织成了一张庞大的世界地图,盖在暖脚的地方,回到家把鞋一脱,一伸脚就伸进了太平洋,一缩脚就踩上了南美洲。趁我们不在家的时候,我妈把电暖炉调到最低档,世界地图盖上两层,终于有一天,我回家时,我妈神色慌乱叫住我说:“你看一下啊!这电炉子不会热了,开了好多遍都没有反应!”我检查了电源和开关都没有问题,只好打电话给卖家,售后检查后说:“你们盖的毛线毯子太厚了,无法散热,发热元件烧毁了。如果要修理需要换个元件,元。”
我爸又说了一句话:“气包不懂电,多花几百元。”
除去对水电的节省,我妈在其他细节方面更是精益求精,完全超越白骨精。
我妈最擅长的是收集废纸。家里所有废纸,大到冰箱外包装,小到甘草片的药盒,街头发的小广告,塞进门缝的名片,甚至撕开创可贴的那两片纸我妈都要收集起来。包装水果的废纸成了我妈的最爱,橙子、苹果、梨的网状泡沫包装,她要一个一个地收集起来装在一个袋子里,它们是可以用来擦地上垃圾的,桂圆、李子、葡萄、荔枝、枇杷这些水果里垫上的厚厚的劣质卫生纸成了她的新宠。厨房的垃圾半张纸连擦带裹一步到位,抽油烟机里的油渍一擦就干净。表哥有次从永善带来两箱枇杷,我妈分了一箱给我。第二天我发现抽纸盒上放着厚厚的一叠卫生纸,看着也是干干净净的,我也就用来擦嘴,晚上回到家,我发现厨房的垃圾桶里竟然有一大桶纸,女儿说:“都是枇杷箱里的包装纸啊!我们生物老师讲过枇杷上的绒毛会引起过敏的,难道还要留着擦嘴?”我一时语塞,想到了我妈抽纸盒上的那叠卫生纸,我妈没有学过生物,可她知道我从小就不会过敏!
我女儿却打小就是过敏体质,有过敏性鼻炎,一包抽的纸最多用上三天。看着外孙一张张地往外抽纸,我妈的心都被抽成断层,她平素用一张抽纸都要扯一半分我爸。“哎哟,简直看不下去喽!看得人心口疼!这样浪费纸,下辈子怕是要着变成棵树被人家砍来造纸哟!”我妈长吁短叹地捡起两张女儿擤鼻涕的纸,擦了擦地上的垃圾,转身进了厨房。
我爸在天台的楼梯间搭了一个台子,堆满了废纸、塑料瓶、泡沫、旧电器、烂花盆、空酒瓶、旧拖鞋……还一直延伸到天台,只要是废品回收站能见到的品种,这儿都一应俱全。我爸还自己买了二十块石棉瓦在天台上搭建了两间封闭式和一件开放式的“宫殿”,里面摆了两台洗衣机——一台全自动和一台半自动双缸的,有一个房间我爸把它改造成洗澡间,里面有一个折叠式浴缸,一个喷头,还挂着一个浴霸,洗澡水收集后可以冲厕所,完全和我爸省水的理念是融会贯通的。还有一台姐姐家淘汰来的旧麻将机,有时约上院子里的几个老头、老太太打上几圈麻将,常常为了一块钱吵得青筋暴露、掀桌子,气得半年不打麻将。
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我妈今天要去银行取钱,我爸要去充当保镖,小区隔壁富滇银行三年定期的利率比工商银行涨了0.25个百分点,她要去取她的5万块钱来转存,更重要的是今天富滇银行搞活动,存一万元送个鸡蛋,个鸡蛋在向我妈献媚似的频频翻滚,我妈很着急,可她依然不准我爸坐公交车,两个人一个来回可是四块钱。
2
把有时过成无时的病症不仅仅是父辈们的专利,70后的姐夫深得真传,但疾病都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姐夫在这一病症上充分继承与发扬了光荣的革命传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姐夫出门应酬,身上穿着鄂尔多斯的风衣,腰间系着GUCCI的腰带,左手手腕戴着伯爵PIAGETPOLO系列腕表,因为要陪酒,车就不开了,但并不妨碍姐夫为了省下10元的出租车费,而去挤公交。下了车,姐夫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等公交车时眼镜店门口发送的餐巾纸,潇洒之极地抖开一张,擦了擦他脚上ECCO皮鞋的泥印,那是公交车上一个老人踩上去的纪念。
姐夫站在夏天的厨房,用双立人的刀具切着已经是去年冬天装的香肠和血豆腐,用日本NIKKO的白瓷盘装好再放到德国FISSLER的蒸锅里。已经有股哈喇味的香肠和血豆腐姐夫是舍不得丢的,这点和我妈是一脉相承的。电陶炉已经新换了一个,那个块钱SKG的便宜货发热还是挺不错的,可让姐夫最难以忍受的是关掉电源以后,为了降温,电陶炉的散热风扇至少要扇半个小时左右,“你知道吗?那个风扇的功率是多少吗?”姐夫瞪着我说,“我,我不知道。”我嗫嗫嚅嚅地回答。“8瓦,8瓦啊!”姐夫愤怒地一拳砸在桌子上,又疼得裂了一下嘴,义愤填膺地说,“8瓦,8瓦是什么概念?”作为文科生的只能我联想到了科学家——瓦特。看着我一脸茫然,姐夫觉得完全有给我恶补一下物理的必要,他满脸积愤带着恨铁不成钢的哀怨眼神对我说:“想不到你的初中物理底子这么差,好,姐夫我今天给你科普一下,你知道我这个最见不得什么吗?”我心生愧疚地摇了摇头,“我最见不得好奇害死猫,无知害死人啊!一度电是0瓦小时,0/8=小时,8瓦的风扇吹30分钟,它就会消耗0.度电,每天用它一次它就消耗这么多电,一天开个5次,它就会消耗0.02度电,50天以后它就会莫名奇妙地消耗1度电,1度电就是0.4元。”一个月以后姐夫把这个风扇特别耗电的电陶炉送了人,果断地买了一个据说是德国技术元的MIJI电陶炉,这个高大上的电陶炉也依然有散热风扇,依然是8瓦,只是姐夫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么贵的电陶炉质量一定是过硬的,所以每次用完后,姐夫都立马拔下了电源插头,因为姐夫相信不用散热它的质量也是杠杠的,关键是这么贵的电陶炉承诺5年联保,首年只换不修,为了省电,散热简直就是个多余的鸡肋。
姐夫关于节省的理念就是这么智慧过人!
姐夫新搬了家,有着洁癖的他,左手钢丝球,右手抹布,爬跪在地上,不放过地板上的任何一点污渍,从阳台的玻璃到卫生间的地砖,从踢脚线的灰尘到衣柜的拉手,姐夫用英国人的严谨和家里的每一个污渍、灰尘做斗争。他在劳动的时候,绝对要拉上姐姐,一个星期以后,他们腰酸背痛,双手肿胀,膝盖疼痛,保洁手套都用烂了好几双,姐夫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他对姐姐说:“干脆,我们请家政公司来打扫好了。”姐姐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刚开始就说要请家政公司,姐夫死活不让,现在已经把最脏最难的活都干完了,他却要说请家政公司来收尾。
“大哥,我们是按平方面积收费的,一个平米10元,包括门窗,第二次保洁就只收半价了!”家政公司那个戴着眼镜的瘦小男生彬彬有礼、态度地温地和对姐夫说道。“我们已经打扫过了,基本上已经不怎么脏了,费用就减半吧!”姐夫郑重其事地说,还亲自蹲在地上用手抹了一下地板“你看,你看,不脏吧!”“大哥,不管脏还是干净,我们都是按平方面积收费的,一个平米10元,包括门窗,第二次保洁就只收半价了!”“只有一些细小的污渍了,价格能不能再让一点?”“大哥,我们都是按平方面积收费的,一个平米10元,包括门窗,第二次保洁就只收半价了!”“除了这一句之外,你还不会不会说其他的话,你以为你是复读机啊?”姐夫愤然把戴在手上那双已经破了好几个洞的手套摔在地上,从裤兜里掏出一沓钱,数出0块钱,甩给那男生,气呼呼地转身下了楼。“谢谢老板,我们都是按平方面积收费的,一个平米10元,包括门窗,第二次保洁就只收半价了,不会乱收费的!”戴眼镜的瘦小男生对着姐夫离去的背影说了一句似乎一样又似乎不一样的话。
盛夏的阳光才偏向阳台的南边,姐姐种的花已经是剩蕊残葩的半老徐娘,姐夫果断地辣手摧花、斩草除根,然后种上了蒜苗,小葱、辣椒,芫荽。姐姐回家后几乎哭昏,那些白掌、兰花、长寿花、三色瑾……花了好几百块钱不说,那些漂亮的花盆比花还贵,更不用说为了种好这些花,花费了她多少的时间精力。“没事,老婆,一个月以后你就能吃上我种的新鲜佐料啦!”“滚,一点葱葱蒜苗值几块钱?你要种佐料买个塑料盆就可以了,搁得住用我那个紫砂花盆种吗?哎呀!我的兰花啊!”姐姐想起来就心疼得想去砸掉那些花盆。姐夫吓得躲进了卫生间。
关好门,姐夫坐在了马桶上,自从住过五星级酒店,享用过智能马桶以后,姐夫就一直琢磨着把家里那个马桶换掉。最后买了元的科勒智能马桶,盘算着刚换下来的旧马桶,就当安装费抵给工人,却不料工人说上门安装是免费的,姐夫灵机一动,把当初花块买的马桶,块钱卖给了工人,姐夫把那元的大钞放在手里煽得啪啪作响,自言自语地说:“我咋就那么聪明呢?一废物都让我卖出了块!智慧啊智慧!”
上完厕所以后,姐夫习惯性地关掉了智能马桶的电源。这个智能马桶虽然好用,但最让姐夫头疼的,依然是马桶的耗电问题,马桶座圈的瞬时加热是1瓦,暖风是瓦。想到1瓦,姐夫的心一时阵痛,特别是白天上班以后,家里没人,智能马桶的电源就那么开着,这让姐夫更难以接受,晚上睡觉了以后,智能马桶的电源依然那么开着,姐夫简直无法入睡。姐夫果断地关掉电源,需要的时候摁下电源,人一走就关掉。他的决定,让家里人都没能再好好地上厕所,首先开关很麻烦,虽然摁开了电源,但通电也有个过程,在你内急时,你摁开电源还得后退两步,让马桶盖感应到你,它才能打开,而且马桶盖有缓冲装置,它总是那么不紧不慢打开,急得你要晕死在马桶边,马桶圈瞬时加热也需要一个过程的,大冬天的,你如果坐在一个高大上的马桶上,但却要忍受冰冷的马桶圈,相信你的内心是崩溃的,“天!这个破马桶还能叫智能马桶吗?爸!我跪服你啦!你还能不能让人好好地用马桶啊!”侄女坐在马桶上绝望地叫了起来。
正在洗澡的姐夫是听不到其他人的绝望的,他正暗自得意他自制的香皂盒是多么巧妙的设计,用完的日本资生堂防脱洗发水瓶用剪刀一分为二,稍作修剪就是两个香皂盒,家里的肥皂盒,香皂盒从来不用买。垃圾桶就直接用装乳胶漆的桶套个塑料袋就可以了,小一点的垃圾桶直接用个装饼干的盒子就解决了。姐夫常常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暗自窃喜,为买什么香皂盒?为什么要买垃圾桶?洗完澡的姐夫用那款戴森第九代数码马达气流倍增技术的电吹风,吹着他地中海头颅的边缘,这款负离子技术的电吹风人民币售价为元。那几根稀疏的草木其实不用那么煞有介事地吹干,从卫生间走到阳台的工夫草木就已接近干旱。姐夫喃喃自语:“你们怎么能说我像老一辈那么节省呢,我只是不浪费嘛!”
3
女儿说:“妈,你和我外公外婆姨爹姨妈,都犯了一种病。是啥病呢?叫节省症。为什么会犯这种病呢?就一个字,穷。哦,也不对,外公外婆穷,我相信,可你们,一个月几千上万的工资,都富得淌油了,可你们的病还是不见好。看来是遗传病,你们是摆脱不掉这种遗传基因了。”
女儿说:“妈,用鲜奶做面膜的效果绝对比不上酸奶,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就是用酸奶加蜂蜜洗澡的,高贵的女王,就让我大公无私地向您献上我的五盒酸奶吧!哦,我错了,真正的原因是——冰箱里的东西太多了,淹没了我的酸奶,差三天就过期了,这就没法吃了,你拿去做面膜吧!”
女儿说:“为什么要节省水呢?水龙头一拧就有水流出来啊,水上娱乐城的广告上还宣传他们的游泳池是24小时不间断换水呢,我去过我们昭通的溪洛渡,它有近65亿立方米的巨大调节库容水量,舅舅老家那儿他们都不用水龙头,竹管里的水日夜不停地淌,舅婆都说像这样已经淌了几百年了。”
女儿说:“为什么要节省电呢?洗澡前浴霸要提前开着预热,洗澡时多舒服;摁下遥控,扫地机器人既能扫地还能拖地;书包不动手去刷,放洗衣机里洗,绝对比我洗得干净;冬天地暖温度一定要调到22度,那是人体最适合的温度……电能给我们带来享受,我们为什么不享受呢?难道我们有病吗?一个月不就一两百块钱的电费吗?妈,你随便买件衣服就要上千元,你少买两件衣服就够我家一年的电费了!”
我被女儿的话噎得差点一口气接不上来!
我们的下一代呀!三分钟就能走到楼下店里去买的八块钱的米线,宁愿宅在家里叫外卖加四块钱的跑腿费。出门滴滴就好了,吃饭补骨脂素价格补骨脂酊在北京哪家医院有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