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此乃现实中不存在的兽。人们不了解它,却对这种兽——它步行的姿态、它的气质、它的头颈、乃至于它宁静的目光——有着深深的喜爱。它固然不存在,却因为人们爱它,纯净的兽因此而生。人们给予它空间,于是再次澄明的预留空间,兽轻轻地抬起头来。它无需存在。人们不喂以食物,只以存在的可能性养它。此可能性赋予此兽力量。其额头生角,一根独角。而兽以洁白之姿接近一名少女——长存于镜中。以及她的心中。
两种载体:小说与动画这是奥地利诗人莱纳.马利亚.里尔克的晚期代表作品《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中的一首诗歌,作为高达UC的原作小说第一卷《独角兽之日》的开篇词,里面已经点名了高达UC的几个题眼:少女(奥黛丽),独角兽(RX-0),可能性,空间(地球与宇宙)。高达UC小说于07年到09年在《GundamAce》连载,最终于10年正式动画化,无论是原作还是动画,和现在已经有不少的距离了,但不妨碍我们至今仍然讨论它。动画原本是7集OVA,现在我点评的正是日升修修改改将这7集OVA改编出来的22集TV版。由于是OVA改TV,连贯的一集OVA有可能被拆成两集甚至三集TV,所以在观看时可以明显体验到节奏的割裂感,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更推荐OVA版本,而既然有原作小说,那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改编问题。原作小说总共10卷,想用7集OVA做出10卷的内容实在是天方夜谭,所以许多地方都被删减了,只以EP1(TV动画1-3集)为例,赛亚姆·毕斯特(巴纳吉曾祖父,毕斯特财团创始人)的故事,毕斯特家族内部对拉普拉斯之盒的归属而产生的纠纷,巴纳吉的个人背景、学校生活和心理描写几乎被删地干干净净,就连巴纳吉救下奥黛丽(米妮瓦·拉欧·扎比),并帮助她前往卡迪亚斯·毕斯特处进行谈判的剧情也被删改了大半。这就让很多一般通过路人完全不明所以,其中重点提一下巴纳吉和奥黛丽的开头剧情吧,因为这里删减太过严重,导致很多人吐槽巴纳吉对奥黛丽一见钟情,让故事的推动显得过于强硬。其实在小说中,两人初遇时,彼此都没有太考虑到男女情愫。当然,十六岁的少男少女经历了短暂冒险,甚至牵着手躲过了玛丽妲等人的追查(这段被动画删减),要说心中不泛起波澜那是不可能的。巴纳吉对奥黛丽印象深刻的是她高贵的的仪态,强硬有如军人的立场和那双冷静的翡翠色眼瞳,而奥黛丽对巴纳吉的态度在高傲与冷静之外也有相当多少女心的体现:还有,少年的这双手。一方面放松力道避免弄痛自己,一方面又紧紧地贴着自己的手腕不放。虽然她也被很多双手帮助过,但是少女从未碰过如此毫不犹豫,又坚强地拉着自己的手掌。而且还意外地柔软,带有同年龄的脆弱,与自己的肌肤紧紧贴在一起。我被这样的手掌救了两次。这个少年到底是谁呢?这一瞬间少女忘记自己正被追逐,认真地看着少年的背影。少年率直的眼神渗出劳动的辛苦,同时也映出广大的世界。奥黛莉突然想起巴纳吉·林克斯这个名字,心痛了一下。他不是奥黛莉喜欢的异性类型,甚至连脸孔都记不太清楚,只有掌心的触感深深地留在肌肤上。不是因为大义也不是因为忠诚,只因为感情的驱使一路跟来。那手掌的主人,与这幅画上牧羊的少年有些神似。那看起来乖巧,却又毫无顾虑地追来的眼神——“你是谁都没关系,说你需要我。”留在耳边的声音,划破房间的寂静响彻心中。他在说什么啊?到了现在她才感到意外,奥黛莉微微地苦笑了一下。对见面没多久,连底细都不知道的人说这种话实在太乱来了,但是那一瞬间,巴纳吉的眼神是认真的。与画中的少年一样,眼神中有追求某些东西的渴望之光。如果不是刻意地说出要划清界线的话,自己也许会被那股光芒吸引。之后他怎么了?有平安地回到学校吗?“需要……他吗?”有那手掌拉着自己的话,自己现在马上就能离开这里了吧。当奥黛莉心里出现这种毫无根据的想法时,门铃正好响起,让奥黛莉吓了一跳。巴纳吉对帮助奥黛丽的执着不仅仅是“公主降临在我身边”,这份执念与他的心理创伤(幼年以私生子身份随着母亲颠沛流离,对世界失去归属感)和少年意气(渴望被需要,被认可)都有关系。而从EP4结尾(TV动画12话)开始,原创部分大增,剧情走向也有了大改变,角色在动画中与在原作中简直判若两人,其中尤以巴纳吉和利迪两位受害最为严重。巴纳吉的战斗场景被大幅删减,变成了观众眼里的“嘴炮”和“圣母”,而利迪的出场片段则仅保留了战斗部分,其他个人背景、心理活动等关键剧情被悉数删去,这就让他的角色形象转变显得非常生硬,给观众呈现出来的就是莫名其妙的黑化与莫名其妙的洗白,这无疑是十分可惜的。而在人物形象之外,原作和动画在基本人设上也有很大不同,小说插画由安彦良和设计,而动画人设交给了高桥久美子。小说的人物设计更显锐利阴郁,而动画则偏向质朴温和。比之原作插画,动画中的颜色更加明亮,人设细节也略有改动。至于喜欢哪个版本就见仁见智了,就笔者个人而言是喜欢动画人设多一点。如果把冰菓、紫罗兰、国家队这些人设精美的动画里的角色比作瓷器,那高达UC动画的人设给我的感觉就是陶器。瓷器大多光洁精美,而陶器看上去就有一种温驯的感觉,其中以男主角巴纳吉为最。他的人设经过微调,原作中描写的“深褐色的瞳孔,以及带有古老东洋血统的肤色。留长的头发与瞳孔同色,不用费心打理也相当平顺。”在动画里变成了深亚麻色的鬈发与琥珀色的眼睛,这种质朴的美感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如果比喻成动物的话就是纯洁无暇的小鹿吧。被重力束缚的灵魂与新人类的觉醒夏亚的这句名言放在高达UC中的任意一个角色身上都很合适,每个人都被各自的“重力”束缚着,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重力”争斗不休,有人一直抗争着,有人已经妥协。而高达UC的成长主题则维系在挣脱这份“重力”上。这里着重讲一下巴纳吉和利迪吧,毕竟这俩在动画中被魔改地太严重了。巴纳吉作为本作的男主角,其重力是与世界的脱节感。他自幼就展现出超人的天赋,并经受了特殊的训练。这引起了母亲安娜的不满,为了保护孩子免受阴谋与战争,她最终带着巴纳吉出走。他曾经涉足于常理之外的世界,如今强行被母亲带回普通生活,加上母亲一直不断地搬家,转换地址,让幼年的巴纳吉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以维持“正常人”的自觉,这就让他一直饱受“脱节感”的痛苦,他封闭了内心,强制自己忘记幼年的经历,在母亲去世后他被父亲带回,以亚纳海姆电子工业专科学校的学生身份被保护起来。虽然巴纳吉本人温和有礼,但在与人的交往中一直怀着疏离的态度,他既无法融入正常人,又渴望得到别人的需求和认可,这种情绪折磨着他,他无疑是个和平主义者,也相信着“可能性”与“互相理解”,但这种情绪确实需要极端的矛盾爆发才能缓解,就如我们知道的那样,与奥黛丽的相遇,战斗与独角兽,联邦与新吉翁的众人,他经历失去的苦痛,被误解的痛楚,无法挽回悲剧的不甘无奈,最终觉醒为完全的新人类,从渴望被需要成长为大家切实的依靠,从相信可能性变成了引导大家去相信,他坚信着人类的可能性,虽然我们知道UC宇宙的未来依旧深沉如泥潭,但这点纯粹的希望与善意是黑暗宇宙中的微光,少年最终挣脱了束缚,化作光芒。其他人的重力也一直反复出现在福井笔下的内心独白中,奥黛丽困在米妮瓦·拉欧·扎比这个名字里,被迫成为政治的代名词,袒露真心与依靠旁人都是奢望,为了和平与互相理解而不断奔走;利迪·马瑟纳斯的重力是母亲的离去、家族的压迫与联邦立场的偏见,某种意义上他是最符合夏亚原意的“被重力束缚的人”。他和奥黛丽一样是政治的代名词,他痛苦于自己的出身,父亲的庇护如此沉重,让所有人都对他特殊对待,他对奥黛丽如此上心在男女情愫之外更多是因为看到了同类,而且是敢于走出自己道路的同类。他把奥黛丽看作可以成为自己的母亲的女孩(夏亚狂喜),但奥黛丽并不寄希望于单纯的联邦政府一方,选择坚持自己的想法,并借由少女心名场景:独角兽掌心抱来证明了“可能性”,这无疑对利迪的世界观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事实上他虽然厌恶自己的家族,渴望在家族影响力之外达成自己的理想,但他二十多年来被家族保护地太好,二十三岁的小伙子甚至不如十六岁的奥黛丽政治嗅觉灵敏,思想上也相当非黑即白,即他在被玛丽妲点醒之前一直站在联邦政府的立场上。奥黛丽的离去,加之她新吉翁公主的身份,让利迪的偏见越来越大,坚定地认为独角兽,拉普拉斯之盒与新人类都是扰乱秩序、产生纷争的根源,是新吉翁扩张的工具,这才让这个原本傻乎乎的小公子不惜接受非人的训练也要驾驶报丧女妖与巴纳吉为敌。利迪本身具有新人类的潜力,虽然前期一直被嫉妒和偏见蒙蔽了内心,但玛丽妲的精神共鸣唤醒了他,终于让他承认了新人类的存在(以及自己就是NT),并相信人与人是可以相互理解的。(此处还原一下利迪杀死玛丽妲的小说部分:当时独角兽和报丧缠斗中,奥黛丽呼吁利迪停止争斗,利迪当时正处于失控边缘,加之巴纳吉“你也是NT”的精神攻击(在他眼里),最终选择了直接攻击拟·阿卡马,而刚结束和伪鸭战斗的玛丽妲正前往他们这里,见此情景直接开着刹帝利挡炮了)他驾驶的是独角兽二号机:报丧女妖,黑色的狮子,利迪·马瑟纳斯就是那幅织锦画上的狮子,守护着贵妇人,与纯白的独角兽一起迎接她前往象征可能性的宇宙。优秀的音画带来的视听享受动画作为视听载体,天然地能带给观众更多层次的享受。高达UC的动画原本就是OVA规格,经费自然非普通TV动画可比,精美的机战作画与优秀的配乐放在如今仍然很有观赏性。这部动画最著名的名场景应该就是EP1结局(动画第三集),巴纳吉登上独角兽那段了。这一段的分镜,构图,巴纳吉和他父亲卡迪亚斯的声优演技,作画,音乐全都呈现出了相当优秀的水准,气氛营造在我看过的所有动画中也属上乘。卡迪亚斯带着遗憾,慈爱与期待抚摸巴纳吉的脸庞,血迹在少年人脸上留下痕迹,简直像男孩自己流下的血一般,当然这块血迹确实藏着相连的血脉,巴纳吉内心也遭受重创,他回想起一切,父亲的温柔与那幅宿命的独角兽织锦画。眼泪在失重状态下变成飘落的水珠从他指缝里溢出,「私はただ一つの望み、可能性の獣、希望の象徴」到「俺は…いくよ」的语气转变实在太棒了,少年脸上残留着至亲的鲜血,在愤怒中驾驶着纯白的巨兽向宇宙冲去,这一幕简直刻进我的DNA里,也成为了许多一般通过路人的机战动画白月光。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开头刹帝利和杰刚队长(这位甚至有自己专属的百科词条)的战斗也是圈内名场景,虽然队长的精细操作属于动画原创,但带来的视觉体验非常之好,如果动画组的所有魔改都是杰刚队长这个水平就好了(发出原作粉的叹息)。《UNICORN》《MOBILESUIT》《U.C.》这三首纯音乐是我整首OST中的最爱,而《RE:IAM》和《StarRingChild》这两首ED也是我心中挚爱,这里私货强推一波。高达UC:少年未能成为神话这句话来自我对《翼神传说》的评价,《翼神传说》虽未点名主题,但看着男主神名绫人一步步了解世界,接纳自己,与周围的人互相理解,最终赢得了调律世界的权力,达成了改写世界,全员HE的完美结局。可以看出骨头社在这部作品里倾注的还是积极向上的基调,神名绫人十分适合《残酷的天使纲领》的那句:少年啊,成为神话吧!他确实成为了神话,达成了只有神灵才做得到的重启世界的事,让所有人都能拥有光明幸福的未来。但高达UC不是这样的,他的微妙风评除了中后期剧情节奏的紊乱与部分角色的生硬塑造外,更多来自于“神棍”这个形容,他是高达正统UC系列的一部分,剧情直接传承于最经典的到逆袭的夏亚,但精神力骨架在福井手中成为万物通用的解释(在高达NT里尤甚),奇迹被滥用的感觉让正统UC粉丝们失望愤怒。剧中的“神棍”操作主要有三点:独角兽牵引两座舰船,独角兽和新吉翁号的战斗以及最后被广大传统UC爱好者痛心疾首大呼神棍的两台机体挡卫星炮。但说实话,最后挡炮场景其实在我初看时可以算得上我最喜欢的镜头之一。两个人一个大喊“unicorn!”一个大喊“banshee!”实在很有超级系的范,(这不就是神棍吗),观感很爽,每每看到这里我恨不得也跟着喊一嗓子。这里明显在致敬阿克西斯的奇迹,利迪和巴纳吉二人也在这次行动之后行踪不明。大概是因为我第一次看的高达作品就是独角兽,所以虽然觉得此处操作太唯心但也不抵触。后来我也陆续补了之前几部经典UC系作品,我也明白了许多UC粉丝的不满的原因,但基于白月光的滤镜,我仍然爱着这部作品。就把这当作年的浪漫吧。我曾经说过巴纳吉坚信着人类的可能性,这样纯粹的希望与善意是黑暗宇宙中的微光,但我们也知道,UC世界的未来必定深沉如泥潭。高达UC的故事起始于UC年,当时的人们怀着祝福进入UC纪元,一切悲剧尚未发生,然而恶意最终压倒了一切,赛亚姆·毕斯特侥幸未死,拉普拉斯石碑也诡异地在大爆炸中保持了完整的形态,仿佛一切都为日后的纷争埋下伏笔,赛亚姆碰到了石碑,在这份触碰下,命运的齿轮加速了旋转,而高达UC就是整个毕斯特家族在这份延续着的诅咒中不断互相残杀的悲剧,这也是UC世界互相争斗的缩影。巴纳吉追随着奥黛丽,相信着互相理解的可能性,但就像闪光的哈撒韦一样,这一切都只是闪光而已。精神力骨架再强大,NT能力再优秀,未来无法改变,他们能做的是给人类心中种下希望,希望化作火种,最终煌煌燎燃。正如那幅暗喻命运的织锦画上写的那样:“我唯一的愿望,可能性之兽,希望的象征。”贵妇人放下名为“真实”的珠宝,进入了可能性的宇宙,那确实在眼下是不具备真实性的虚幻之物,是虚无缥缈的祈求,但开辟未来的,延续生命的正是这微薄的希望。巴纳吉·林克斯,他是满怀温柔与包容之人,他是相信未来与可能性之人,他是完全的新人类,他未能成为神话,但他满怀希望。作者:go妲丽安的修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