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640.html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完美与缺憾
文
张宗超
与读者书: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比我说的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
昨晚我一如既往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阅读了起来,大概21:00左右,我突然有种强烈的表达情绪,决定打开电脑开始写作,于是有了22:59发表的文章《为之去奋斗,为之去承受》。
遗憾的是,文章发出来之后我才发现,我把最后一段结尾的文字直接剪切到了摘要里,如此一来,就使得整篇文章的结尾变得有些突兀,这是我第一次发生这样的翻车事故。我第一反应是——我要重新打开电脑,将发出去的文章删除,把剪切掉的内容加上去,凌晨我再重新发一次。但这一次理性奇迹般的战胜了感性,电脑开机密码还没输完,我就直接点了关机按钮,便上床睡觉。
有时我甚至怀疑自己有毛病——我会尽可能的追求完美,为此还有那么一点强迫症。所以我的房间整体来说偏向整齐划一,闲暇时除了喜欢阅读,我还喜欢打理房间,稍有不对的地方就会被我注意到,并且我会花时间整理一番。买东西我一般都会提前考虑备用或替代品。不过与此背道而驰的一点是,我多少会允许桌面上凌乱一点,这我能接受。
我最近几个月在修炼一种叫做接纳不完美的能力。可以说昨晚理性能战胜感性也是这种训练的一个具体表现。年我写过一篇文章《人生不必要太完美》,是电影《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感悟到有时候不完美便是完美,完美或许恰是一种缺憾的道理,“万物皆有裂痕,那时光照进来的地方”,这句话便是对这个感悟最好的概括。
曾几何时,我也是换过很多个地方租房的人,每次搬家都是一种考验,第一,考验的是个人收拾物品的能力,也就是你如何在保证物品不损坏的情况下,还能用最小的体积将其打包;第二,是考验个人取舍的能力,搬家是一件让人厌烦的事情,想要的东西很多但能带走的就那些,所以你必须留下最重要的东西,丢掉那些可有可无或是可能会用到的东西;第三,是考验接纳不完美的能力,在N多次搬家的经历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只要涉及到搬家,就要做好物品损坏或丢失的可能。
有一次我从昆明搬回曲靖,在斗南买的一盆白掌也顺便带了下去,这一切还算顺利,可偏偏在曲靖我又一次搬家时,刚到楼下,它就被一阵风吹落……事发突然,我还没来得及做好心理准备它就碎了一地,后来只好临时找了大一点的小型矿泉水桶改装养殖,由于改装的空间偏大,也只好“陶粒不够石子来凑”的养着,前几天我特意发消息问朋友那株白掌的情况,说一直替我养着,还活得好好的。时至今日,我的房间里已有新的白掌,还有其他几盆绿植,但我偶尔还是会想起被风吹落的那一盆白掌,毕竟它曾陪伴我度过了一段一个人艰难的日子。
有过一些经历及挣扎之后,我逐渐与缺憾和解,与不完美安然共处,这样一来,我反倒活得轻松了很多,否则以我对追求完美的强迫症,又不知道会让我付出多少代价去弥补有些并不需要弥补的缺憾。我上次买了一款茶几,由于路上发生磕碰,桌面有一条裂纹,原本我打算直接退货,但又觉得有裂纹也并不影响使用,只是稍有欠缺,并且卖家也同意了补发,于是就此作罢,继续组装了一直用着,卖家补发的货收到之后,我便将其立在门后束之高阁,再也没有动过。
犹如在战争时期,身上的疤痕是一个人的荣誉象征一样,有时候缺憾也并全非一无是处,恰是因为缺憾存在,整齐划一、圆满无缺才算完美的生活,也因为缺憾而变得别样精彩起来。
放下执念,面对生活原本的样子——接纳生活的不完美,接纳别人的不完美,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因为不完美,我们才有更多的契机与他人投缘、互补、进行自我修炼,而生命中的诸多美好,也往往在这样的契机中得以发生。
不必执着,不必执念,所有经历过的完美或缺憾,都是生活原本的样子。
祝好。
作者简介:张宗超,一位用力体验生命并努力传递更好的生活理念的年青作者,写人生规划、职场认知以及自我成长方法。
——推荐阅读——
几则杂思杂记
关于我喜欢的三位作者
五一假期:让老妈陪我去山里转转
人都劝你不要害怕失去,而我要劝你不要害怕拥有
不是我说,你不是太穷,就是太闲了
人生不必要太完美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不是习惯就好,而是不断开始
对生命最大的辜负,是没用力去体验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