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铁艺起缘洪水泛滥成灾,庄稼一抹溜光,看来今年绝收了,闫老汉拿着烟袋蹲在泥地里哀声叹气。回到家中看到妻子怀抱小儿在轻轻啼哭,看见十三岁的大儿呆呆地立在门框上,衣服破烂不堪,饿的面黄肌瘦,两眼泪汪汪的盯着从地里回来的父亲。“爹,这样不是办法呀!你想个法子,让咱一家有饭吃啊”闫家大儿对着父亲说道。“儿啊,我咋不想让咱一家活下去啊,我这几天想了一个办法,可就是怕你小,干不下来啊?”闫老汉蹲在屋里,看着大儿说道。“啥办法?你说说看。只要不在家挨饿,你让我干啥都中!”闫家老大握着小拳头蹲在父亲面前说。“我想让你跟着师傅学打铁去,师傅我已给他打过招呼了,可我反复想想,我舍不得你去干那下苦力的活啊,你还小,我憋了这几天都不想给你说。”闫老父亲拉着儿子的手,泪眼婆娑地说。“爹,我不怕,明天带我见师傅吧。”闫老大站起身,鼓着小嘴说。第二天在闫老大的一再磨蹭下,闫家老父才拉着他踏着泥泞的道路,步行十多里来到了郝寨镇街上,直奔街东头打铁铺去。郝寨镇早先叫黑晒街,兴于西汉,在东汉时已是形成集镇。据说当年刘秀被王莽所追赶时,刘秀一路人困马乏,来到街中心一座石桥上,谁知这座石桥年久失修,刘秀马失前蹄,一下子跌下马去,掉进了桥下河里,当时正是初春三月天,刘秀浑身湿透,冻的瑟瑟发抖。河里青蛙哇哇直叫,蚊子围着乱叮狂咬。湿衣服贴在身上极不舒服,刘秀无奈之下愤怒的说道:青蛙滚到别处叫去,蚊子也滚吧,天黑,出个日头晒干我的衣服吧!刘秀话音刚落,青蛙不叫了,蚊子不咬了,深更半夜真的出个日头大的火疙瘩照在刘秀的衣服上,一会儿就干了!刘秀坐朝后,感恩图报,把这个赊店城东二十华里的小集镇改为黑晒街,以不忘当年黑天他晒干衣服的事。黑晒街从此兴旺发达,天下商客云集,各种生意门面应运而生,商号林立,热闹非凡,在后来一个郝员外发家致富,成了大户,安门修寨,保街护家,人们渐渐叫起来了郝寨街,就是现在的郝寨镇。说来奇怪,就是现在郝寨镇中间桥下从没青蛙叫声和蚊虫叮咬!晚上晒衣服,天明就干!郝寨镇的东头,临街的三间破草房的门口挂着吴记铁匠铺的招牌,在风中东摇西晃。闫家老父亲领着闫老大很快找到吴家铁匠铺,进门一阵寒暄,吴记铁匠铺的老师父上下打量起闫家老大起来。这吴记铁匠铺的老板师父掌柜可不简单,祖上世代都是打铁卖刀的,据说吴师父的老祖爷给皇上打过一把绝世宝刀,还得过朝廷的黄马卦呢,吴师父的爷爷给赊店建春秋楼时给山陕会馆打造过一把关公青龙偃月刀,放在春秋楼上,后来被“长毛反”抢走,不知去向。到吴师父父辈时在郝寨镇已名声大震,远近乡村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吴家字号的铁器家具。吴师父无兄无弟,有个姐姐嫁于赊店县城。吴师父继承父业后,精心打造,技术精益求精,村民口碑相传,生意兴隆火爆,整天听到的是打铁铺的叮叮当当声音。吴师父技术上乘,秉性刚直暴烈,为人肝胆相照,活路一丝不苟,对谁一视同仁,深得街坊邻居好评。吴师父三十多岁娶妻是远在驻马店师兄的亲妹妹,妻子命薄,生下一女儿后得病撒手人寰。吴师父从此又当爹又当妈,边打铁边照顾女儿,好不容易把女儿养大婚配嫁人,吴师父也错过了再续弦的年龄。吴师父有时也常常哀叹,自己已年迈体弱,后继无人,铁匠手艺眼看失传。尽管别人给他介绍过很多学徒,但多与铁无缘,不是吴师父看不上,就是干不几天,吃不了打铁抡大锤的苦,偷偷溜跑不干了!吴师父见闫父领着一个十二三瘦小的孩子,心里咯噔一下凉了半截:这么小,这么瘦,这么单薄,能打铁?吴师父疑惑着眯着眼心里直打拨浪鼓。闫老大一看师父有点相不中的样子,就恭恭敬敬来到吴师父面前弯腰施个礼后,柔声说道:“师父你好,我叫闫文鑲,今年十三岁,俺爹让我投奔您拜您为师,学打铁手艺。师父,收下我吧,我不怕苦不怕累,一定跟着师父好好学”吴师父眯着的眼挣开了!这娃儿怪有礼貌教养哩。心里热乎起来。闫家老大闫文镶看师父气色好转,就走到吴师父的铁匠铺里,看看这个,爱不释手,摸摸那个,喜形于色。看到师父打铁的大锤放在墙角,争取吴师父同意后,双手握起大锤,一用力,竟高高举了起来。吴师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正想发话,闫家老大闫文镶扑通跪在吴师父面前说“收下我吧,吴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不但要学会你的打铁手艺,而且到您老了给你养老送终,永远不忘。”小小年纪,说话铿锵有力,斩钉截铁,喜得吴老三吴师父两眼涌泪,忙起身搀起人小志气大的闫老大。从此闫家与铁艺结下不解之缘,也收获的美好的爱情。02铁结姻缘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转眼,闫家老大闫文镶已在吴家铁匠铺里学艺八年。八年来吴师父精心教,闫老大刻苦用心学,酷暑盛夏,三九严寒,闫老大吃苦耐劳,埋头学艺,从一个小铁钉到吴家秘制的加钢打刀技术,他都学得炉火纯青,吴师父看着徒弟做的活比他还精细好看耐用,不禁喜笑颜开,常常活做完,师徒俩总是弄上二斤酒,配个花生米喝个痛快。随着闫老大手艺的日熟月臻,吴家铁匠铺生意更加红火,所做的纯手工打造的家用切菜刀更是供不应求,远销百里开外。有一天有个几十里外的老客户再次来到郝寨街吴记铁铺进货后,看到年轻力壮,手艺不错的闫老大,喜滋滋地夸奖:不错不错,我相中了!停不几日,吴师父的女儿从县城回来看望老爹,给吴老爹说:有人看中了你的徒弟,要给你徒弟说媒提亲呢!吴师父喜得哈哈大笑,忙问那庄的,姑娘姓啥名谁?也是打铁的人家吗?女儿笑着说道:是俺小姑子婆家邻居,前几天他老父亲来咱家进过菜刀。看中了俺兄弟你的徒弟闫文镶。让我回来给你捎个信,让文镶明天带二十把菜刀和十把大锄给那一家送去,一来送货,二来见见那姑娘,双方对相一下,有缘就好说了。吴师父把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说给了闫老大闫文镶后,师徒俩高兴的买了一斤猪头肉打了二斤老白干,一下子喝到二半夜,闫老大喜得半夜睡不着。第二天,闫老大早早起来,穿上师父给他买的新衣服,背上所要货物,顺着乡间小道,曲龙拐弯大步流星直奔太和镇东南十里地马河岸边的韩庄送货相亲去了。韩庄地处宛东盆地的太和镇东南十华里。马河和花潭河分左右拥抱在村南交汇。地形奇特,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自古以来出文人墨客,商贾政客,同时水土关系也出美女和精明的生意人。闫家老大心中得意,脚下生风,中午时分就赶到了韩庄。进庄一打听,村东南角第一家就是。闫家老大闫文镶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顾不上多歇一会儿就顺着村民指引来到了村东南角第一家。来到院中一看,原来这家开个杂货铺,卖点日用小百货,怪不得他上俺铁铺进过刀呢!闫老大心里想着来到大门口,刚要开口问。从屋里出来一个老汉,笑呵呵地迎了出来“你就是郝寨街吴家铁匠铺的徒弟闫老大吧”“是的,大叔你好。我给您送货来了。”闫老大一看他就是韩老汉,不用问就是要来找的就是这家了。韩老汉忙把闫老大的货接着,放下,把闫老大让到屋里,喜里光笑,忙招呼老伴赶快打鸡蛋茶端来,老太太不敢怠慢,一会儿功夫满满一碗足足有八个鸡蛋的鸡蛋茶端来了。跑了一早一上午,憨厚的闫老大推辞不掉,只好吃下了,又治饿又解渴,鸡蛋茶真好喝!多少年后闫老大提起那碗鸡蛋茶还念念不忘,赞不绝口。韩老汉和他老伴看着壮实忠厚的闫老大偷偷递眼神,抿嘴直笑,心里乐开了花。闫老大刚刚吃完鸡蛋茶,只见从外面风风火火进来一个年轻二八姑娘,还没迈进屋里,就喊到“妈,我饿了,赶快做饭,吃了饭我得到街上修镢头去”说罢把一把坏了的镢头往门口一撩,一头扎进屋里,进屋一看见一个和她年龄差不多的帅气壮实年轻小伙坐在屋里正直愣愣看着她!韩家姑娘,顿时羞得面颊绯红,羞答答的说,来啦?闫老大忙站起来说到“刚来,刚来,你累了吧,坐下歇歇。”一句话说得韩姑娘笑了起来,“你来俺家,别客气了。听说你是铁匠?”闫老大说“是,学了八年,早已出师学成,今年都二十一岁了。”闫老大在铁匠铺只顾学打铁,从没跟姑娘们哒哒说过话,今来韩庄见如此美丽漂亮的大姑娘,真有点激动,说话不免有点结巴。惹得姑娘“格格”不停地抿嘴笑。原来韩家姑娘是大队妇女大队长,还是铁姑娘班长,长相端庄漂亮而且说话办事雷厉风行,干净利落,属穆桂英式女中豪杰!“妹妹,你拿回的镢头我看真坏了,别拿街上修了,我一会儿就能修好!”说着拿着镢头看看后,拿着把它填到正在生火做饭的灶锅洞里,让烧火的韩老汉起来,自己坐在锅地熳,一手拉风箱,一手熟练地加煤。当时咱这里很多做饭都是烧煤,柴火紧张啊,哪像现在人们用气用电。一会儿功夫,镢头烧红,闫老大让韩老汉找来一把铁锤,叮咚,叮当,一会儿就把镢头打好,往水里一沾,拿出来,崭新一般,喜得姑娘拍手直笑,一蹦多高!饭后吃饭,姑娘光往闫老大碗里夹菜,让韩老汉看着心里特别高兴,心想,我没失眼,闺女也相中了!就这样,闫老大相亲打铁传佳话,铁结姻缘笑哈哈,三马九点成了亲,师父亲家乐开花。闫老大和韩姑娘结婚后,相亲相爱,互敬互爱,和睦邻里,待师父亲如生之长辈!师父看闫老大学艺已成,又娶妻生子,多次说让他们另立门户,再开一家铁匠铺。闫老大夫妇俩双双跪在吴师父面前,哭着说,俺不离开师父,活俺干,货俺卖,师父俺照顾,收货钱师父收着,俺只管干活,家你当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啊,俺怎能另起炉灶,撇下师父不管!一派话说得吴师父泪流满面,忙搀起闫老大夫妇俩,从此,他们亲如父子,爱如一家,共同经营铁匠铺,吴师父当家做主,闫老大夫妇忙里忙外,干活打铁,虽生活艰苦,也过的幸福安康快乐,直到打铁铺归到当时的公社合作社,吴师父才停下手中活。吴家铁匠铺没有了,归到大集体了,吴师父也老了,生病了。闫老大夫妇俩端屎端尿,喂汤灌药,精心照顾,日夜守护,直到吴师父安然长逝,闫老大夫妇家披麻戴孝,把吴师父厚葬于街东北角高地上,年年清明、春节去上坟烧纸,从没间断,后来闫老大见自己也老了,怕上吴师父坟上困难,怕儿孙们记不着,又把吴师父的坟用水泥封盖垒好,立碑铭记。闫老大闫文镶一生忠于打铁事业,一生孝敬师父在方圆十里八乡传为佳话,早晚说起人们赞不绝口,众人都说:闫老师傅好人必得好报啊!果真不假,闫老大闫师父,几十年由少年到青年,有壮年到老年,一转眼如今快八十高龄了!但他身体硬朗,说话伶俐,走路仍然健步轻巧,他和老伴所生两儿两女也都长大成人,相继成家立业。这让闫师父非常高兴,但得意之余不免有点惋惜:我学了一辈子的铁匠手艺到今天要失传吗?闫老汉望着一个个飞出笼子去外地打工的人们常常哀声叹气……03铁连心缘闫鲜玉一个高一米七六的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就是闫老大闫老师父的二儿子,大哥在外工作成家,父亲实指望二儿子鲜玉继承手艺,接下打铁铺,把铁匠活传承下去。可人高马大,心高志远的闫鲜玉看到父亲在集体解体后,又在郝寨镇街东头老兽医站门前搭个棚子继续开个打铁铺,心里又是高兴又是难过:儿时少时,常常站在父亲身旁看父亲精心打铁干活,听到父亲拿着小铁锤叮当叮当的打铁声音不由的拍手直笑,那是他从小听到的最美的音乐!常常看到父亲鼻脸弄黑,衣服灰脏的样子真是心酸,妈妈给他买的新衣服,一天都弄脏了,洗不及啊,就这样,还是收入微薄,生意日渐冷淡,父亲仍苦苦相守,还心盼盼让鲜玉接班继续!闫鲜玉刚刚高中毕业,就看到同龄的年轻人都远走高飞去外面打工挣钱,回来后买车买房扬眉吐气,心里不免坐不安生。尽管老父亲好言相劝,但总阻止不了他放飞的心!于是,他独自南下,去上海,闯广东,到过深圳,走过海南,做过保安,干过机修,开过货车,送过快递,最后他加盟南方房地产开发公司,从推销员做起,到部门经理直到项目部经理,年薪十几万的收入让他心满意足,有点得意忘形,乐不思蜀了!事业成功了,爱情收获了!儿子降生了,房子买在了南方,打算永远离开生他养他的老家,真的远走高飞了!每次春节回来看望爸爸妈妈时,满心的喜悦高兴而回,给父母带来成大包的南方稀罕东西吃的用的!但爸爸妈妈还是高兴不起来,临走时爸爸妈妈还是泪汪汪,欲言又止……前年春节,闫鲜玉带着爱人儿子回来省亲,看到老父亲年三十仍然在打铁铺忙个不停,心里酸溜溜的,脱下大衣,走进父亲狭小低矮的铁匠铺,在父亲的指导下干了起来,忙完活,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可看到父亲露出了笑容,高兴得两眼涌出了泪花!几年了,每次回来老父亲都是哀声叹气,愁眉苦脸,好衣服他看都不看,带回好吃的他尝都不尝,这次回来,帮父亲干了半天活,父亲喜笑颜开,新衣服也穿了,好东西也吃了,还拉着小孙子到大街上买来了好多烟火鞭炮糖果!那个春节全家过的皆大欢喜,春节过后,当闫鲜玉又带着媳妇儿子回南方时,分明看到老父亲满脸的惆怅,内心的不舍,坐在屋里,愣愣发呆,送都没送!闫鲜玉带着说不清的情怀回到了南方。可就从那时起,闫鲜玉夜夜做梦梦见老父亲打铁的身影,日日萦绕老父亲躬背的身躯和满脸的愁眉不展!他努力要把这梦境忘掉挥之远去,可越来越强烈了,吃安眠药都不管用!难道梦中呼唤是真的?老父亲年纪越来越大,真的让他干到不能动弹吗?老父亲一辈子的心血就这样真的付之东流从此失传吗?别人都说我是孝子,光知道给父母买好的东西带回去,可不知道父母真的需要我该如何尽孝啊?闫鲜玉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精神恍惚,几乎崩溃!不能在这样下去了,必须做出抉择!闫鲜玉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下决心辞掉工作,脱去西装,卖掉房屋,真的准备回去接过父亲的工具,当个打铁匠了。04铁续情缘放弃南方当高管,放弃年薪十几万,卖掉南方买的新房,破釜沉舟回家打铁,当乡村打铁匠,这让多少人都难以置信,不可理解,上司留他几乎发火,同事劝说嘴皮磨破,可闫鲜玉就是这这脾气,一旦决定,九头大马拉不回,不到黄河心不死,南墙不倒任撞死,开弓没有回头箭!所以他还是依然决然,让闫鲜玉欣喜的是他的老婆最亲爱的爱人却豪无怨言的支持他,跟随他!他爱人娘家也是与铁有不解之缘,家中所有铁器家具都是吴家铁匠铺后来又是闫家铁匠铺的产品,闫鲜玉的老岳父和他的父亲是世交,好了几十年的朋友,他和他爱人结合也是俩老人的共同爱好而结亲,喜结联姻。所以最了解闫鲜玉脾气的是他爱人,最懂他心的还是他爱人,这不仅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婚姻理念“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老思想,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受到家庭的良好熏陶,始终如一,坚贞不渝,相信“夫妻同心山成玉,弟兄协力土变金”的传统理念,报定同甘共苦,休戚与共,同舟共济,夫唱妇随,永不分离!所以闫鲜玉十分感激地抱着年幼的儿子,握着爱人芊芊温柔的玉手一起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生他养他的老家,回到了闫家老父经营几十年的铁匠铺,接过了老父亲给他的铁匠铺的传家宝:铁锤、铁钳、铁砧子、泥炉子和一屋乱七八糟的铁料。闫家老父亲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街坊邻居更是琢磨不透,闫家老二是疯啦还是傻啦,放着南方舒适的工作,高高的工资不要,回来都弄他老父亲的破烂打铁铺?!多少人摇头,多少人叹息,多少人不相信,有的甚至说,他干不两天,累了,苦了就跑走了。闫老师父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吧不知咋开口,不问吧又着急,儿子真回来继承父业,当一个闫家二代打铁匠吗?他疑惑不解,默默的每天看着儿子在默默的做事。闫鲜玉真的回来继承父业了,他没把别人的冷言冷语放在心上,他没给老父亲多解释什么,他心里想我要真才实干,干出成绩,干出不一样的铁艺生涯,我要打造闫家铁艺品牌,我要做出闫家师传父传的纯手工加钢切菜刀,让这个产品上档次,成名牌,销遍全中国!老父亲在前边引路领航,老妈妈领孩子解后顾之忧,爱人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开发新品种,全家齐心协力,闫家铁匠铺又红火起来了!闫鲜玉经过风雨终见彩虹,他跑上海去北京了解市场行情,他走西安到开封领教同行高手技术,他回家和爱人上网查资料,加网络,申请下《社旗闫家刀》独家专用品牌商标,做出了,大中小,纯手工加钢加厚,结实耐用锋利无比的闫家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一年多的琢磨,开发,研制,闫鲜玉师父在老父亲传统手艺的基础上又改造加工,制出了多种多样的铁艺产品,闫家刀品牌产品在当地销售火爆,在网络上供不应求,人们口碑相传,生意兴隆,每天应接不暇,人流络绎不绝,川流不息!闫鲜玉师傅又把原铁匠铺重新翻修改造,购进新设备,买来好钢材好铁料,日夜加工,每个刀具都做到精益求精,完美无缺。闫老师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逢人便说,俺闫家铁匠铺后继有人了,俺闫家刀又出新品种了,俺二娃像我当年学艺的样子!通天大道九百九,任你选来任你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闫鲜玉用实力证明了古话传奇!真是行行出状元,只要立下壮士志,处处见晴彩虹天!如今的闫鲜玉风华正茂,踌躇满志,他准备从今往后一辈子与铁结下情缘。他已经给闫家刀报申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每个加钢刀都打上社旗闫家刀字号。精工制作,完美包装,多方销售,力争把闫家刀做大做强!雄心壮志是让闫家刀畅销全国每个角落!好!为年轻有为的闫鲜玉点赞,祝愿他梦想成真,继往开来,再接再厉,永创辉煌!.09.28.
上次报道
他乡归来承父业,打出铁艺一片天-走访社旗县郝寨镇铁艺传人闫鲜玉
作者简介:黄炳贵,生于年8月,